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天津市滨海新区持续完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 市民幸福感满满

2021年10月22日11:17 | 来源:滨城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民生福祉:新区持续完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 市民幸福感满满

13年来,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受惠于滨城合作办医新模式

地铁Z4线融仁路站施工现场

  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完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引进优质资源,补齐医疗、教育、交通、商业配套等民生事业短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持续增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水平明显提升。“十四五”时期,滨海新区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加快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落实“双城”发展布局,推进“二次创业”,全面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滨城教育、卫生、交通、基础配套等民生事业正在稳步推进,滨城百姓在奔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收获满满幸福感。

  合作办医全面发展

  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持续增强

  “感觉近几年咱们新区的医疗事业真的是飞速发展,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天津市区大医院的专家服务,家里人有个疑难杂症,直接网上预约专家号,再也不用四处奔波,太方便啦!”问及新区的医疗环境,上有四老、下有两小的张女士感慨道。

  13年前,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合作共建,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探索合作办医、建设品牌医院的新模式,把“北医”的专家名医请到了家门口。13年间,先后有60多位“北医”专家担任科主任、学科顾问,每年来院工作一千余人次,指导学科建设、手术、查房、诊治疑难病例等工作。截至目前,该院诊疗病种数是合作共建前的两倍,每年完成四级手术例数是合作共建前的8倍多。该院先后获批天津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2个;累计获批国家级、天津市级、区局级等科研项目近200项。“我们的合作目标是将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建设成为具有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水平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天津市第六个医学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滨海新区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共建,引进京津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除了合作共建北京大学滨海医院,2014年4月,滨海新区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滨海新区中医医院,积极促进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全面发展。2020年12月28日,滨海新区又与天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泰达医院,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运营水平、研究与诊疗能力,引领医学相关学科领域等前沿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和研究所。

  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民生事业,良好的医疗环境也吸引了不少京冀医疗技术人才。据悉,近两年间,164名执业医师到新区就业并完成京冀执业医师备案。“在‘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卫健委将继续积极对接滨海新区医疗机构京冀执业医师来津工作备案工作,推动更多的京冀执业医师来滨海新区执业,为滨海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新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优质教育落地开花

  滨城教育迈出现代化步伐

  教育事业事关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工程。创新“营转非”审批流程,“5+2”课后服务形式多样、亮点频出,校外课后服务实践新课堂活动精彩纷呈……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双减”工作试点地区,先行先试,锤炼内功,升级服务,创新推动模式逐步落地,课堂质量不断优化,课后服务持续升级。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学校课后服务“花式带娃”收获家长点赞无数,孩子和家长们纷纷表示“太幸福”!

  天津南开中学滨海学校、天津实验中学滨海学校、北师大生态城附属中学、天津师大附属滨海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相继落户;以塘沽一中、浙江路小学以及市直属校滨海学校等优质名校为主体组建教育集团;支持区内外名校办分校,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在新区办学,天津茱莉亚学院校区建设并投用……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加快建设美丽“滨城”的目标,积极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质资源建设,补齐教育短板弱项,将一大批北京、天津市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新区。

  同时,推动“区管校聘”改革,不断激发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全面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推动“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扎实开展。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用优良党风引领树立良好政风、行风、校风、师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体系统的干部教师队伍是一支可敬可爱、值得信赖的队伍,是一支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队伍,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向上的队伍,这是我们推动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底气所在。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社会对教育的关切期盼,用心用情用力疏堵点、解痛点、破难点,努力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新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

  赋予城市发展“新动能”

  一直以来,滨海新区积极规划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陆续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赋予城市发展“新动能”。

  搭建数字孪生城市平台,智慧社区让社区治理和便民服务插上智慧翅膀,改造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管网,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持续为百姓排忧解难……自2018年新区启动智慧滨海建设至今,初步形成了“1+4+N”具有滨海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

  随着滨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提速,车路协同系统、零能耗小屋、新型智能机器人等充满科技感的新应用正在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滨城居民享受到智慧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城市提质增效为引领,以应用创新为驱动,以高水平智慧城市建设为牵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如今,滨海新区正朝着实现这项战略目标,积极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商业配套和交通路网建设也在快马加鞭推进中。

  9月30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商业综合体季景天地正式开门纳客。该项目是继经开区K11购物艺术中心、大港万达广场后,今年滨海新区建成开业的第三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记者从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获悉,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除季景天地外,年内新区还将持续推动生态城爱琴海购物公园、滨海吾悦广场、金隅嘉品MALL、彩虹欢乐城等高品质商业综合体建设,完善新区商业整体布局,推进美丽“滨城”建设和国际消费城市建设。

  交通运输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官”,城市发展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滨海新区绕城高速公路(S31)起于秦滨高速公路,途经汉沽、塘沽、大港三个区域,终点接秦滨高速公路,路线全长约63.8公里。自2020年10月份项目主体完工通车后,至今已服务新区一年时间,有效缓解了区内外衔接不畅、区内部分道路交通流量饱和及进出港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前上下班,从我家到我们单位每天都要穿过生态城、经开区,还要过海河,下班也是如此,想想都着急。现在好了,从我家开车不到3公里就上了绕城高速,从天津大道出口下来10分钟就到单位了,大大节省了我上下班时间。”家住茶淀街道的王女士在中建集团某项目就职,每天都要往返于茶淀街道和塘沽湾之间,自从绕城高速通车之后,王女士直呼“太方便”。

  记者从新区交运局获悉,随着绕城高速的贯通,新区高速公路达到11条,总里程达292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居全国首位,形成“七横三纵一环”的高速公路网络,31个高速出入口遍布新区,核心城区15分钟上高速已成为现实。普通国省道干线达400公里,为公路集疏港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900公里,公路网密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2%,已形成覆盖全区、辐射京津冀的便捷公路交通网。与此同时,新区轨道交通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全面启动B1线、Z4线及Z2线3个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截至目前,B1线完成6个站点主体封顶和4个区间隧道贯通,Z4线一期工程海河以北段全面开工。“我在滨海国际机场做保洁,为了省钱,每天晚上要约转天早上的顺风车去机场,通常都是凌晨5点钟就得从家走,先不说路费,天天早上起床就很熬人。我希望轨道交通Z4线早日通车,这样我就能直接从新区坐到机场了。”家住新港街道的刘阿姨充满期待地说。(记者 杜红梅 孔一权 韩乐扬 张倩 韩春霞 报道 何沛霖 陈宝麟 贾磊 摄影)

(责编:李丹、张静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