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天津静海:体育与旅游不期而遇 团泊洼里深耕大健康

2021年12月14日12:49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依托如今的团泊湖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座以“大健康”为核心,集体育健身、文化旅游、医药科研、康复养老为特色的现代化新城飞速崛起,从中延伸出的人文自然景观自成一派。

生态资源充沛 团泊洼里生机勃勃

团泊湖。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环绕“华北明珠”团泊湖,途经彩针大桥、团泊启彩奥莱、天津团泊足球场、萨马兰奇纪念馆、团泊天津训练基地、天津国际网球中心、团泊湖温泉中心、光合谷旅游度假区等11个点位的“环团泊湖体育休闲旅游线路”,串起了静海团泊湿地区域的绿色“生态长廊”。

2006年,作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天津市11个新城之一,依托51平方公里的团泊湖,静海区团泊新城自此打破沉寂,瞄准体育、医学、文化、旅游、科研等功能,集中发力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在静海区“十四五”规划中,将团泊镇东西布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其中,团泊东区作为北京和天津大众消费需求外溢的主要承接地、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基地;团泊西区作为集健康产业创新、健康生活示范、国际合作交流职能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两区路线分工明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曾经的芦苇滩涂通过实施水系治理、退化湿地修复、退鱼还湿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之后,绿化面积已经达到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不足10%上升到如今的16%,京津冀“绿肺”功能已初见成效。据统计,2020年观测到200多种鸟类,有5万多只,按照今年的趋势,种类相较去年还要增加。

以体育起笔 打造北方体育名城

国际网球中心。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与环境一道齐头并进的是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集群化园区建设。

2014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成为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反哺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要载体。

园区以体育健身产业“起笔”,高标准建设了23个专业化国际标准体育场馆,包括国内首个下沉式设计的团泊足球场、国际网球中心、天津体育中心自行车馆、射击馆、棒垒球馆等专业场馆。这些充沛的体育资源先后承接了中国天津首届体育旅游大会、第十三届全运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事和活动。

随着体育基地的拔地而起,曾经的洼地也在呵护中愈加充满灵气。通过多年的统筹帷幄,如今体育健身已经成为静海区对外展示的“靓丽名片”。

而天津运动员体育训练场地、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等高校的建成搬迁,也吸引着众多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前来落户。萨马兰奇纪念馆、团泊尚柏奥特莱斯商业广场等,与体育场馆一同列入“环团泊湖体育休闲旅游线路”内的优质观光点位,据初步统计,园区每年接纳游客80多万人次。

优质资源集聚 大健康后劲十足

老人在锻炼。天津静海融媒供图

如今,医疗、教育、体育、康养已经成为团泊地区四大主导产业,园区将体育产业作为核心功能,以此带动京津冀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示范区计划实施项目39个、总投资33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5个、续建项目24个,预计完成投资50亿元。血液病医院(团泊院区)、中医药大学三期、医科大学新校区、体育学院三期等9个在建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养老”已成为当下聚焦的热点话题。园区聚焦全生命周期大健康体系发展养老产业,园区内全国首个大型养老机构康宁津园首创集全龄化社区、全模式养老、全程持续照护为一体的 “三全”社区,成为天津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功能覆盖面最广的新型养老综合体,目前,已有来自天津及周边地区的1100余名老人入住。

团泊大道全线贯通,鄱阳湖路、玄武湖路、健康大道、体育大道等主干道路建成通车,津静市域郊铁路开工建设,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优质条件。

如今,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已逐步发展成京津冀大健康产业聚集地。

(责编:唐心怡、崔新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精彩图集
  • 访民问暖 倾听诉求
  • 暖身更暖心 暖流进入千万家
  • 采暖季向华北输送近45亿方天然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