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奏响“河”“海”交融的壮美和声

2022年04月06日09:43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奏响“河”“海”交融的壮美和声

  城市发展犹如一盘棋局,放眼全局谋一域,迎来的是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实施城市化战略指明方向。天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以新发展理念优化完善城市布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天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血脉和基因,要在时代发展洪流中找准奋进坐标。天津因水而兴、向海而生,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汇集众流,注入渤海,河与海共同缔造了城市的繁荣兴盛。打造相映成辉的双城发展格局,就是要以战略思维推动城市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形成“组团式发展”空间布局。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发展的龙头,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拥有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先行先试的优越条件。新区兴则天津兴,新区发展则天津发展。提升“津城”现代服务功能,补齐“滨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产城融合、生态宜居,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履必将越走越坚实。

  津门极望,海阔天高。奏响“河”“海”交融的壮美和声,实现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打开的是发展新空间、标注的是发展新高度、塑造的是长远竞争力。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必须走“紧凑城市”“精明增长”之路,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人民城市为人民。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是城市建设的价值指向。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眼于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生活空间将会更加宜居适度。生态是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生态命题,也是城市发展课题。把生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接续建设蓝绿交织的自然生态环境,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才能让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

  这一切,正是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新命题。

  打造双城发展格局,必须在国家战略宏图中谋划,在时代发展坐标中定位。进入新时代,天津迎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赋予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布局谋篇,要在棋眼。有制造业基础、有产业链优势的“滨城”,就是对接、融入、服务协同发展的棋眼,肩负着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时代重任。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在提升服务协同发展的嵌入度和贡献度中,实现优质要素资源流动融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转型加速升级,正在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更多动力源。

  高质量发展的要义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寸土寸金的天津,以下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和舍我其谁的政治担当,谋划长远、干在当下,在“津城”“滨城”之间建设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这道“绿飘带”贯通南北,连接四大湿地,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雄安新区的生态公园相接,成为京津冀生态屏障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是底色,更是动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更多土地划为生态用地,多了扎根大地、泽被后世的“绿色银行”,拓展了构建双城格局的环境容量,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赢得更大主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的核心是人,人聚才能城兴。宜居宜业,城市有了更多烟火气,人流物流信息流才会加速集聚,城市发展才会凝聚起更强劲力量。打造双城发展格局,要着力补齐“滨城”短板,增加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推动职住平衡,促进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要提升“津城”现代服务业水平与城市活力,使城市真正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需求,让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天津这颗渤海明珠必将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征程,以实干实绩打造双城发展格局,以拼搏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海河儿女信心坚定、干劲十足、脚步坚实。

(责编:李丹、张静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