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平:持续发挥好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人民网天津4月3日电 (记者张桂贵、陶建)4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第六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在会上介绍了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有关情况。
刘桂平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第二批,也是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九年来,天津市严格按照国家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意图,建设制度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只育“苗圃”、不做“盆景”,始终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持续推出一系列创新成果,有力地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有效推动了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刘桂平介绍,到目前为止,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实施了615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有42项引领性、标志性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天津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平行进口车和保税维修等产业位居全国前列。融资租赁,特别是飞机租赁业务在全球排在第二位;商业保理业务的保费额在全国占比30%。现在,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有各类经营主体8.8万户,年均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0亿美元,年均进出口额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以全市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30%的外贸进出口、40%的实际利用外资,切实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下一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严格落实中央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进一步把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做好做实,进一步为国家试制度。”刘桂平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将重点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高标准推动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聚焦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深入推动制度型开放试点,努力构筑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创新探索,率先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结合应用场景,持续向全国输出天津经验。
二是高能级引育优势产业。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发展“保税+”,依托港口、物流、产业优势,落实好“两头在外”的保税维修政策,开展汽车零部件保税再制造试点业务,持续深化“五大保税中心”建设;发展“金融+”,持续擦亮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自由贸易账户等金字招牌;有力推进“数字+”,推进数据跨境流动,持续做大跨境电商、网络货运等平台经济产业集群;继续发展好“贸易+”,持续做强汽车进出口、冷链物流、服务贸易等业态。
三是高水平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行动。进一步在制度创新上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动育“苗圃”工作,叠加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保税区等政策优势,围绕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对外开放平台能级、制度创新质效等,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医疗健康、金融开放等新一批制度创新举措落地落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