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新春走基层丨非遗点亮“元宵” 河西区文化馆用“老手艺”烹出“新年味”

2025年02月13日09:26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张亚杰指导孩子们捏制“生肖蛇”“哪吒”等主题作品。人民网记者 陶建摄
张亚杰指导孩子们捏制“生肖蛇”“哪吒”等主题作品。人民网记者 陶建摄

人民网天津2月13日电 (陶建、实习生张浩蕊)春到人间暖,节来万家圆。农历乙巳新春的年味尚未散去,上元的喜乐已踏歌而来。2025年2月12日,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以一场“非遗赋能传统佳节”的文化盛宴,为市民烹制出别具韵味的“新年味”。

活动以“猜灯谜、赏非遗、品年味”为主线,在河西区文化中心四楼长廊和西岸非遗体验馆分别展开。

文化中心现场设置天津面塑、津门回记茶汤、马氏熟梨糕等传统技艺展示区,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国家级非遗项目“天津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张亚杰现场展示了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还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捏制“生肖蛇”“哪吒”等主题作品,让非遗技艺在互动中“活”起来。

在西岸非遗体验馆,市级非遗项目“王氏手绘盘丝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郁从霞,以“缝制葫芦香囊”为主题,通过讲解与手工实践,让孩子们在针线穿梭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为元宵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亮色。“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份特殊的元宵节记忆。”参与体验活动的小学生刘雨杉说。

从剪裁布料到穿针引线,从手绘纹样到盘丝固定,孩子们在郁从霞的耐心指导下,一步步完成作品,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细致与乐趣。“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传承这项非遗的技艺,也是让孩子们了解非遗,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有更多的生活技能。”郁从霞介绍。

元宵节的文化盛宴中,非遗技艺不再只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是通过一针一线、一言一语的传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春节期间,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津味非遗”活动不打烊。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副馆长刘晓柯介绍:“通过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我们的非遗馆,带领市民朋友们体验非遗技艺,一是去了解的非遗的知识,第二个是让他们去了解非遗技艺。通过去学、去听、去看、去触摸,能够更沉浸式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过一个有‘津味儿’的中国年。”

未来天津河西区文化馆还将进一步与妇联、团委、教育局等部门合作,携手开展“少年话非遗“小小讲解员培养计划,持续推进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将非遗的种子融植青少年的心间,鼓励他们用少年的眼光去挖掘非遗的魅力。

(责编:韩昱君、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