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抓住“質”與“智”

城市經濟,猶如一架龐大、復雜而又精密的機器,產業循環這一關鍵鏈條是否暢通,直接影響著整架機器的效率。補鏈強鏈,補齊短板、拉長長板,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通產業發展的“任督二脈”,一個“動脈”強勁、“血液”舒暢、“肌體”健康的經濟循環系統,必將讓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
發展的大邏輯體現在一個個生動場景中:在今年完成生產線改造的天津一汽大眾總裝車間,平均1分鐘就有一輛新車下線,“得益於天津對智能制造的大力扶持,我們兩年完成95項智能數字化改造”﹔丹娜生物今年搬入了新廠房,科研團隊正在同步進行著50多個項目的科研攻關,“天津已構建起涵蓋生物藥、化學藥、醫療器械以及研發外包與服務等全領域產業鏈條,讓我們成果轉化更順暢”……
堅持制造業立市,企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背后,是更加健全的產業鏈條、更加優化的產業生態,是我市制造業向高質量、高效益、高水平邁進的生動現實。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制造業交出了亮眼新答卷: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7%﹔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1倍和96.8%﹔市場緊缺的集成電路、金屬集裝箱產量分別增長70.0%和1.7倍……數字,映照著發展潛力和韌性﹔進步,証明了“質”與“智”正在成為天津制造的代名詞。
向上,是產業生長的方向。暢通產業循環,關鍵在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這一定位中的“先進”二字,已經指向了制造業發展的路徑。制造研發基地的先進性,體現在產品結構和產業能級的先進性,也體現在集群發展、創新發展、智能發展的高端性。我市聚焦信創、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12條產業鏈,著力串鏈補鏈強鏈,加快形成系統完備、高端高質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從上游到下游,從研發到市場,從打造產品到優化產業鏈,瞄准“先進”方向,以“智”提“質”,以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我們贏得的就不僅僅是一時增速,更是長久的優勢。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所在,也是機遇所在。在邁進數字化時代的今天,“數字要素”既對應著生產研發投入的提升,也不斷催生新的應用場景。善用數字思維,將數字技術轉化為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的“強引擎”,轉化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催化劑”,一環一環“鏈接”好,一步一步走扎實,產業、產業鏈,乃至產業體系的現代化就會成為越來越豐富的現實。
緊緊抓住“質”與“智”,不斷提升產業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沖鋒沖刺、攻堅克難,我們正在劈波斬浪,駛向更加廣闊的發展藍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