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實施課后服務“重實效、提質量”專項行動 打造“升級版課后服務”
人民網天津11月20日電 (記者王浩)日前,天津市教委召開天津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工作推動現場會暨區域性課后服務“互比互看”活動啟動會,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雙減”工作精神,交流推廣“雙減百日會戰”涌現出的課后服務典型經驗和做法,促進全市中小學在“互比互看”中不斷擴容、升級,全力推動課后服務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優不優”。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市教委,全市16個區設分會場,市教委一級巡視員孫惠玲出席會議並講話。
與會人員通過視頻觀摩東麗區麗澤小學和鑒開中學課后服務開展情況。隨后,東麗區教育局、濱海新區塘沽浙江路小學、河東區嵩山道小學、寧河區橋北街實驗學校、薊州區漁陽中學分別作了交流發言,結合區域優勢、學校特色和學生需求,緊緊圍繞“如何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這一核心任務,分享各自開展的創造性工作,有思路、有方法、有實效,為全市各區、各學校整體提高課后服務水平提供了可參考、可借鑒、可操作、可復制的經驗,發揮了很好的典型引路作用。
天津市教科院專家對東麗區和幾所學校的典型經驗做法做了點評發言,指出區域和學校的發言用實際行動回答了“課后服務應該服務什麼”和“怎麼有效實施教育服務”這一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同時啟示我們要倡導因需服務,將課后服務定位於學生個性化發展,做到了“五個結合”,一是課堂教學優化和個別化學業輔導相結合﹔二是國家課程實施與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相結合﹔三是德育課程與學科課程相結合﹔四是課程育人與實踐活動育人相結合﹔五是學校開發課程與引入校外課程相結合。
會議指出,“雙減百日會戰”以來,天津市教育系統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狠抓落實,堅持全面系統抓、突出重點抓,堅決把中央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各區、各學校因地制宜,積極行動,主動作為,精心設計課后服務菜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同伴互助等能力,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以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多回歸校園,讓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雙減”工作開局良好、成效明顯。目前,天津全市100%的義務教育學校出台了作業管理辦法,99%的學校絕大多數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完成作業。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5+2”課后服務實現100%全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后服務參與率達到95%,教師參與率達到96%,學生及家長參加學科類培訓機構的沖動進一步減輕,教育焦慮得到有效緩解。
會議強調,要聚焦內涵質量提升,實施課后服務“重實效、提質量”專項行動,通過深挖育人元素、拓寬育人渠道、優化資源配置、合理調配師資、經費保障到位等一系列舉措,打造天津市“升級版課后服務”。
一是開展天津全市各區域、學校間“互比互看”活動。通過區內互評、區域間交流、全市展示等方式進行經驗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促進各區、各學校課后服務工作全面提質,以更加優質、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為課后服務“強筋健骨”,以育人實效彰顯課后服務的“含金量”。
二是發揮反饋改進機制作用。各學校要定期開展問卷調查,根據學生、家長和教師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完善不同學段、不同年級課后服務實施方案,把課后服務納入學校整體安排,系統規劃學校一日作息和教育教學活動,努力做到“一校一策”“一年級一案”。
三是雙管齊下,不斷拓展與豐富課后服務資源。依托“天津市基礎教育公共資源服務平台”建設“學生綜合素質拓展課程資源庫”,進一步擴大線上優質資源供給,滿足學校對優質課后服務資源的多樣化需求。在充分挖掘校內資源潛力的基礎上,積極與市文旅局、市體育局、市科協、團市委等部門對接,統籌利用校外優質資源,拓展課后服務渠道,創新課后服務形式,力求學業輔導要精准,素質拓展要豐富,體育鍛煉要強化,勞動教育要補足,多措並舉增強課后服務的質量和吸引力。
四是進一步完善教師激勵保障機制。廣泛宣傳展示教師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事跡風採,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健全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體系和績效考核指標,將參與課后服務情況納入其中﹔完善教師關愛機制,用情激勵,用心解決教師“后顧之憂”,鼓勵各學校實施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彈性上下班,千方百計激發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天津市教委、市教科院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各區教育局分管負責同志、相關科室負責同志,市教委直屬學校負責同志以及部分中小學校長等參加會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