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經開區改革創新成果顯著
■ 截至目前,經開區已聚集了金融、類金融機構2800余家,包括持牌法人金融總部23家、金融分支機構132家、供應鏈金融企業500余家、新型資管企業2000余家、央企金融總部5家等,是全市唯一金融全牌照區域
■ 今年1月,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成立了濱海新區第一家共同締造理事會,以“企業吹哨,服務馬上到”的理念,認真傾聽企業需求,切實解決人才落戶、政務辦理、交通出行、法律咨詢等各方面問題
■ 截至目前,經開區先后聘請了11位院士為特聘專家,吸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成員單位400余家,簽約落地項目116個,協議投資總額達221億元,創造就業崗位5000個以上
11月22日,天津經開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尤天成一行參加天津廣播電台《公仆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機制改革話發展”欄目,暢談天津經開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相關話題,闡述了天津經開區如何在金融、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人才引進等方面改革創新,深學篤用,展現天津行動。
以金融創新助力區域發展
保理行業是天津經開區的優勢行業。今年,天津經開區的保理公司紛紛增資,總增資額達到50億元,增資規模是去年的18.2倍,尤其是以國新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誠通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各大央企增資活躍,而這背后也展現出天津經開區作為天津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的橋頭堡,正逐步成為北方金融的“出海口”。尤天成表示:“自2012年濱海新區獲批成為全國商業保理首批試點地區以來,天津經開區即明確了將商業保理打造成為最具特色的產業金融‘招牌’的工作目標。多年來,通過制定行業准則、創新行業政策、降低行業稅負、首創業務模式、構建司法保障、建設基礎設施等舉措,多管齊下,實現了保理產業的聚集發展,行業發展水平領先於全國。”據介紹,今年,天津經開區保理資產總額已突破1500億元,其中,央企背景保理公司20余家,佔全國央企設立保理公司的一半,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保理公司40余家,可以說商業保理已經成為天津經開區的“金融品牌”。
尤天成告訴記者:“為了把這塊‘招牌’打得更響,天津經開區還建設了‘天津商業保理創新發展基地’,兩年來配套出台了二十條行業重大創新政策,在降低企業稅負、開展國際保理業務、拓寬業務場景、豐富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推動行業規范發展等多維度打造更靈活、更創新的發展環境,在業內引起了廣泛積極的影響。同時,今年4月,天津市金融局還將商業保理行業‘審管服’綜合授權試點下放至經開區,讓經開區實現了自行審批、自行監管,打造了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最靈活適宜的發展環境。”天津經開區金融局局長趙磊表示:“截至目前,經開區已聚集了金融、類金融機構2800余家,包括持牌法人金融總部23家、金融分支機構132家、供應鏈金融企業500余家、新型資管企業2000余家、央企金融總部5家等,是全市唯一金融全牌照區域。”
與此同時,經過近幾年的融合發展,天津經開區已在金融領域建立了產業金融、供應鏈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及上市服務等“4+1”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即使受疫情影響,僅2020年第一季度也實現了區域內銀行機構向經開區企業新增貸款462筆,資金投放量達123.8億元,資金綜合成本下降11.5%。
下一步,天津經開區還將進一步搶抓服務貿易發展的新機遇,持續做大做優自貿金融特色名片,在離岸業務發展、推動建設國際數據服務特區以及促進高端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等方面探索創新,充分借助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賦權優勢促進區域產業創新發展。
厚植產融對接成長沃土
如今,在天津經開區,一趟橫貫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經開區東區和於家堡,每天往返24班次的免費擺渡車為經開區的企業職工和居民通勤出行提供了極大方便,而這正得益於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共同締造理事會的成立。今年1月,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成立了濱海新區第一家共同締造理事會,以“企業吹哨,服務馬上到”的理念,認真傾聽企業需求,切實解決人才落戶、政務辦理、交通出行、法律咨詢等各方面問題。
尤天成告訴記者:“共同締造理事會還開設了政務服務站、公共法律服務站等惠民惠企設施,引入建設銀行、濱海新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北塘中關村科技園中心法庭等單位作為智囊團單位,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從這個側面,也反映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強化京津兩市協同創新扎實具體的成效。”
據了解,2021年11月22日是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正式挂牌成立五周年的日子。在這五年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積極落實京津兩市共建科技園的協議,不斷完善京津兩地聯席會議制度,優化了“管委會、園區辦、運營公司”的管理架構,並與市發展改革委積極溝通,出台了《支持重點平台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在職工落戶、子女就學、醫療、購房等方面為北京企業來津項目職工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時,強化與北京中關村合作,打造類中關村創新創業體系,在資源導入、產業對接、運營管理等方面實現了協同聯動、同頻共振,服務效能不斷增強。目前,園區注冊企業已經突破3000家,培育了一批國高新、國科小、雛鷹、瞪羚企業。而今年9月,位於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天津科技大學科技園也正式投用,這也為區域的發展又增加了一個實力創新平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辦公室主任陳強表示:“天津科技大學科技園落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將依托天津科技大學優勢學科,快速聚集一批優質的科研資源,為濱海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撐,進一步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目前經開區也在積極推動天津科技大學科技園申報市級大學科技園。另外,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濱海石化產業研究院也已落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將圍繞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平台,成為一流的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
此外,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還擁有天津濱海—中關村協同創新示范基地、濱海中關村智能制造科創中心、天津(濱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5家市級眾創空間和孵化器,聚集了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天津市中小企業信用融資擔保中心等金融服務機構,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全鏈條知識產權服務、厚植了產融對接的成長沃土。
以城聚才 以才促產 以產興城
在人才引進服務的改革與創新方面,多年來,天津經開區堅持緊密圍繞“人才強區”戰略,秉承“以城聚才、以才促產、以產興城”的工作總體目標,正在加快形成“以一流城市集聚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創造一流產業,以一流產業提升一流城市”的發展局面。
尤天成表示:“在高層次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引進上,天津經開區分類編制重點產業人才發展規劃,動態發布急需緊缺人才目錄,按圖索驥精准獵才﹔將引才的‘觸角’向京津冀、沿海一線發達城市延伸,在上海、北京及海外等地探索設立人才工作聯絡站,駐點引進緊缺高端人才﹔同時持續發揮‘全國優秀博士后工作站’等重要載體作用,促進區域引進高層次研發人才、培養青年技術骨干人才。在技能人才引進上,經開區長期堅持‘以育為主、引育結合’的工作方針,目前已聚集了技能型人才5萬余名,產業人才平均年齡僅35歲,不論是體量還是結構,在全國同類競爭區域中都佔據明顯優勢。”
此外,在人才發展環境打造上,天津經開區還積極整合人才公寓、教育、衛生等部門資源,為人才入區提供全方位保障,解決人才后顧之憂,充分體現留才的誠意與“溫度”。而為確保各層次人才不僅“引得進”,還能“留得住”,更能“用得好”,天津經開區還積極發揮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行業要素齊全、發展后勁充沛、市場前景廣闊的優勢,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全力提升人才發展動力和產業發展活力。天津經開區人社局局長王安波表示:“近日,經開區7名高層次人才入選了濱海新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目前已經累計有63名專家獲此殊榮。1人獲得了‘濱海新區第六批引進入選國家和省部級人才工程(計劃)高層次人才’項目資助。”
據介紹,從2020年9月開始,天津經開區持續推進三個人才創新創業聯盟與兩個產業(人才)聯盟的建設。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截至目前,已先后聘請了11位院士為特聘專家,吸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成員單位400余家,簽約落地項目116個,協議投資總額達221億元,創造就業崗位5000個以上,在推動產業發展、實現人才聚集等方面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天津經開區黨建工作部部長郎培表示:“各個人才聯盟都在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資源優勢與平台優勢,為區域的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優化提供助力。在這個探索實踐的過程中,涌現出了很多具有借鑒意義的典型案例。例如,在經開區發展壯大起來的聯匯智造,作為一家以高科技見長的企業,對於高素質專業人才以及新技術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在了解到企業的需求后,無人機和新材料聯盟充分發揮了積極的橋梁作用,引導企業與天津科技大學開展科研項目、人才培養的持續對接,可以說這次校企‘牽手’非常成功,目前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尤天成表示:“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天津經開區長期的工作任務,也是推動天津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未來,天津經開區還將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在改革中邁出新步伐,為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記者 尹冰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