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海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見聞

初冬,天津靜海寒意漸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持續升溫。
從機關到校園、從鄉村到社區、從企業到園區……以各類形式開展的宣講活動,推動全會精神學習貫徹不斷走深走實。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成為了靜海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思想共識。
讓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宮家屯村,靜海紅色旅游“新地標”。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后,村裡的“大喇叭”每天都會定時播報全會有關的新聞和學習內容,將全會精神及時傳遞到大街小巷和群眾身邊。
老黨員李一秀每天都會按時收聽村廣播,一邊聽一邊記,刻在骨子裡的那份紅色信仰愈加堅定。“現在,咱農民錢袋子鼓了,生活條件好了,村裡還修建了黨史館,發展紅色旅游和綠色農業,咱農村一定能振興。”
在千萬噸級鋼管巨頭的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學習閱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傳冊也成為了一種新風尚。忙碌之余,公司的黨員們靜心學習,將全會公報作為“充電器”,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動力。
“堅持培育壯大新功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淘汰化解落后產能的工作思路,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就是我們民營企業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最好的貫徹。”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金東虎表示。
全會召開后,靜海區委常委會第一時間組織區委理論中心組集體學習,打響學習“發令槍”,全區各級黨組織也緊隨其后、行動起來。在華康街道,街道辦結合主題黨日活動,深入各社區開展集中宣講,把全會精神講明白、講透徹﹔在子牙鎮,宣講成員借助百姓聽得進、記得住的鄉音鄉語,將全會精神生活化、本土化,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楊成庄鄉,組織一系列有特色、接地氣的宣講活動,以“大思路”配套“小舉措”,讓“大道理”對接“小日子”,把全會精神帶入尋常百姓家……在靜海,多渠道、全方位的形式與手段,使全會精神學習“活”起來、“動”起來、“鮮”起來,促使黨員群眾真正悟於心、踐於行、落於實。
“升級加碼”群眾幸福感
“不用去3公裡外鄰村的農貿市場,隻需動動手指,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真是太方便了。”一提到中旺鎮曾家河村黨群服務中心剛建立的電商自提點時,村民陳二英滿心歡喜。
“這兩天,你網購蔬菜了嗎?”成為了曾家河村民每天的時尚問候語。可就在幾個月前,地處津冀交界的曾家河村民還因村裡缺少生活超市,買東西要“跋涉”3公裡而頭疼不已。
曾家河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張福元在一次網購后茅塞頓開。“建立電商自提點!”聽了想法后的村“兩委”班子一拍即合,村黨群服務中心正式化身為村內為村民幫購、存放物品的“線上超市”。
張福元坦言:“我們把電商自提點作為聯系群眾的橋梁,多維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真正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
把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把學習全會精神的落腳點放在“力行”上。
伴隨著燃氣灶打火的聲音,一團藍色火焰瞬間點燃,照亮了團泊鎮張家房子村386戶村民的新生活。“以前,每個月用液化氣要100多塊錢,一年下來就得1000多塊,現在有了天然氣,一年200多塊就夠了。”村民季洪偉盤算著。
由於小區建設時間早,沒有配套管道燃氣設施,用上管道天然氣,是張家房子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后來,鼓足勁頭的村“兩委”與燃氣公司“拍板”啟動管道燃氣建設,就在最近,轄區村民終於用上了期盼已久的天然氣,徹底告別了扛液化氣罐的“負重時代”。
“落實全會精神,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村裡統籌推進各項惠民實事項目落地落實,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張家房子村委會副主任王立成表示。
在全會精神的指引下,靜海區切實把思想“觸動”變為服務群眾的“行動”,把學習成效轉化成為民服務的工作實效,一個個民生工程、一項項惠民舉措,化作一個又一個百姓笑顏綻放的動情瞬間,寫滿了獲得感、幸福感。
下好高質量發展“先手棋”
初冬的團泊湖,蘆葦搖曳。湖畔,大健康產業正“拔節生長”。
這裡是中日(天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已有29個產業項目簽約落戶,408家企業注冊,包括張伯禮院士領銜的天津中醫藥大學國家組分中藥重點實驗室項目在內的31個重點項目正加快建設。
“我們以明晰的發展思路和科學的管理舉措,激活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逐步將園區建設為初具規模的產城融合、智慧健康、引領京津冀健康產業發展的現代化示范區。”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旭說。
“新”字引領,靜海正在催生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牌“動力源”。
團泊湖南岸,規劃面積16.8平方公裡的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態城目前已進入全面開發階段,圍繞綠色建筑、新能源、醫療器械、新材料、節能環保、包裝六大方向,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曾經的“鋼筋鐵骨”煥發“綠顏”。
大邱庄生態城發展建設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文闖說道:“在‘學’上用真功,在‘做’上出實力,我們要以全會精神引領發展,持續增強動力和活力,打造產業化生產制造基地和對外開放‘新高地’。”
就在前不久,靜海區還舉行了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活動,涉及新能源、智能制造、汽車零部件等產業的27個項目正式簽約落戶。靜海圍繞抓好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加強違法用地治理、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強化信訪積案化解、抓好全面從嚴治黨等集中發力、重點突破,為區域發展注入了源源動能。 (天津市靜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