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加快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新論)

劉 超
2021年12月20日10: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加快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新論)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本著統籌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啟動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這為我國體系化建設國家植物園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國擁有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是世界上野生植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多年來,通過採取建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植物園等就地和遷地保護措施,有效保護了我國的野生植物資源。植物園作為物種保存、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植物可持續利用的專業機構,是實施植物物種資源遷地保護最主要的基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儲備生物戰略資源、傳播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中發揮了十分重要和獨特的作用。面向未來,如何進一步規范植物園的規劃、建設、管理、保護與發展,如何通過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推動植物物種資源遷地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是一項重要課題。

體系化建設國家植物園是優化我國植物園建設的必然選擇。國家植物園是一個國家植物資源最豐富、植物分帶最清晰、立體生態系統最完整、功能區劃最完備的植物園,是衡量一個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的重要指標。當前,我國的植物園可大體分為科研機構建立的物種保存和科學研究植物園,林業與住建部門建立的植物展示和觀賞園藝植物園,教育機構建立的教學植物園,以及其他專類植物園等,有待進一步系統化建設。不久前,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提出,優化建設動植物園等各級各類搶救性遷地保護設施,填補重要區域和重要物種保護空缺,完善生物資源遷地保存繁育體系。

從“植物園”升級到“國家植物園”,不僅是名稱的變更和面積的拓展,更在於從物種、遺傳和生態環境等維度保護和彰顯植物多樣性。這一改變,必將帶來植物物種收集與保存理念、規劃配置、管理體制的全面變革。當前,我國一些地方出台專門針對植物園的地方性法規,對規范植物園建設、保護和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系統性、全面性不足,也缺乏上位法作為依據,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立法,系統規范國家植物園相關制度,為國家植物園建設與運行鋪設法治軌道。

我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規定對野生植物進行分級分類保護,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有必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和完善。當前,我國正在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在此背景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與國家植物園如何實現既在功能上有所區分又相互協調配合,如何推動國家植物園相關立法與正在研究制定的國家公園法、自然保護地法等有序銜接,值得進一步研究。相信通過一系列科學有效的制度設計,無論是國家公園還是國家植物園,都將在未來迎來更大發展,在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啟動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是我國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任務、新課題。完善體制機制,為我國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提供法治保障,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必將邁上新台階,為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為華僑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20日 第 05 版)

(責編:李丹、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