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醫生精准“拆彈” 新疆患者絕處逢生

跨越3000多公裡,馳騁34小時,一新疆危重症患者緊急來津治療,泰心醫院組織專家團隊為其實施手術,成功切除了直徑達8.7厘米的巨大假性動脈瘤,讓患者重獲新生。患者家屬說:“本來是隻抱著一絲希望來天津的,沒想到天津醫生真的救了我愛人的生命,特別感謝他們!”
41歲的欣冉家住新疆沙灣縣,3個多月前,她開始感到胸悶、腹脹、食欲不振,有時一連幾天吃不下東西。經當地醫院做消化系統檢查,未發現問題。一個多月后,患者症狀越發嚴重,剛走上幾步就喘不過氣來,下肢還出現水腫。再次就醫時,醫生針對她7年前曾因主動脈夾層接受過手術的情況,結合超聲檢查結果,認為是動過手術的心臟瓣膜出了問題,導致心力衰竭,多漿膜腔積液。病情嚴重,加上手術風險高,當地醫院建議保守治療。可在半個月前,她的病情卻進一步加重,嚴重心衰,腎功能惡化,少尿伴高鉀血症,醫院下了病危通知,一家人陷入絕望之中。
在四處尋醫問藥過程中,他們了解到有兩位親戚曾到天津的泰心醫院做過心臟手術,效果良好。於是從親戚那裡要來了泰心醫院醫生的聯系方式,並通過網絡把欣冉的病歷傳了過來。
“隻要有手術希望,我們一定盡力救她!”聽了醫生的匯報后,泰心醫院院長劉曉程帶領團隊專門為欣冉做了多學科會診,深入分析討論后,做出結論:患者病情危重,若實施手術風險極高,但有生的希望。若不做,她的病情隻會進一步惡化,最終失去治療機會。
得知可以實施手術,欣冉一家看到了希望。為保險起見,老公用一輛救護車,經過3000多公裡行程,歷時34小時,終於將病重的欣冉從新疆送到天津。
在泰心醫院,劉曉程帶領內外科醫療團隊一邊為欣冉實施搶救性治療,一邊完善檢查,再次會診。經過系統檢查,欣冉被確診患有房間隔缺損、肺動脈高壓、右心功能不全等,借助心臟大血管CT,醫生最終找到了“元凶”。
原來,7年前欣冉曾因主動脈夾層接受心外科手術,此次發病是因上次手術中替換病變血管的人工血管和自身血管連接處出現破口。大量血液持續從破口往右心房漏,使右心負擔加重,右心房、右心室和三尖瓣不堪重負,導致心衰。更要命的是血液長時間持續從破口處漏出,形成一個直徑達8.7厘米的巨大假性動脈瘤,如同一顆炸彈,一旦“爆炸”,立刻危及生命。制定周密手術方案后,劉曉程帶領團隊成功拆除了這顆“炸彈”,挽救了患者生命。(記者黃建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