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1400萬規模大篩 天津如何做到

2022年01月13日10:32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1400萬規模大篩 天津如何做到

一座14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短時間內完成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篩查,不可能的任務?天津答案是:能!昨天很多天津人在微信朋友圈展開了排隊完成檢測速度大比拼──20分鐘、10分鐘、8分鐘、5分鐘,沒有最快隻有更快。

不但能,而且好!分區叫號避免寒風中長時間排隊,老人孩子走綠色通道,逐戶通知一個不能少……

優化優化再優化

“通達尚城是社區內5個自然小區中比較大的,1000戶、2000人左右,採樣點設在小區內,是第二輪篩查的一個優化措施。”河西區尖山街尚城社區書記鄭岩告訴記者,“上次採樣點在四中,而且是兩個社區在同一個採樣點,不可控因素較多,這次我們社區就有四中和這裡兩個採樣點。速度快了很多,從下午兩點左右開始採樣,一個半小時,已經100多人了。”

“咱們是不是把第二個採樣台開了。支援的醫生已經到了。”正說著話,工作人員跑過來對鄭岩說。此時一位“大白”已經在給預定的採樣台位置進行消殺。鄭岩立刻開始安排准備工作,通達尚城開始“提速”。

尚城社區所在的河西區全域“提速”:本輪篩查共設採樣點254個,比第一輪增加120個。

“提速”的不只是河西區。東麗區華新街道天欣花園採樣點的採樣台也由第一次的一個,增加為此次的兩個。“第一次篩查之后,我們進行了復盤,查找短板,按樓門核實人員底冊,細化流程,檢測時按樓門通知,減少等候時間,同時增加綠色通道,給老年人、兒童等人群提供便利。”東麗區華新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於忠玉告訴記者,此次華新街道採樣點雖然沒有增加,但是每個點的採樣台都有增加。

為了減少居民在寒風中的等候時間,南開區第二輪大規模全員核酸檢測將採樣點設置在社區內,居民不出小區就可進行檢測。據了解,南開區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啟用322個採樣點,比第一輪的113個採樣點多出209個,共設置633個採樣台,抽調醫護人員2169人。加快檢測速度、提升檢測效率。

南開、河西、東麗等區增加採樣點位、採樣台的舉措,我市其他區的居民大都也感受到了同樣的變化。

5G時代,數據支持離不了。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上陣,推出的新系統,通過操作人員手機下載App,實現核酸檢測樣本採集、封箱、轉運全流程信息化記錄,市民隻需攜帶身份証到採樣現場,由工作人員手機中的App掃描即可完成信息錄入,相比原有方式可大幅提高採樣效率,減少市民等待時間。快速順暢的新系統,仿佛為第二輪大篩打通了任督二脈,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應檢盡檢我有招

數九寒冬,氣溫驟降。

津南區小站鎮東大站村採樣點,當最后一位村民二篩核酸採樣完畢,村黨總支書記王文祥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

“本地人口2000人,外來人口3500多人,除去30人外出未回津,凡在家的,一戶沒漏、一人沒落。”連續多天的奮戰,王文祥話語中帶著疲憊。

短短三天,兩次大篩,時間緊、任務重。萬余人次核酸採樣,實現應檢盡檢,這個小村是如何做到的?

東大站是遠近聞名的閥門生產基地,素有閥門第一村的美譽。村裡6家企業,吸納了35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比本村人口還多。

對5500多人進行全覆蓋核酸採樣,採前、採中、採后的通知、組織、匯總和服務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特別是對大量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更是考驗人的硬功夫。

怎麼辦?

“我們一直處於熱備狀態,疫情來了,隨時迎戰。”王文祥說,光是疫情防控演練,就開展了不下5次。5500多人的基本人口底冊,他們早就掌握了一手的“大數據”,這個“大數據”是他們這一年連續幾輪入戶調查,一筆一筆寫就的。對於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門清!

所有預案在1月8日被激活。

9日凌晨3時,王文祥接到首次大篩通知,立即組織村裡80名黨員干部志願者集結,號召大家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按照預案分工投入工作。“基層社區是大篩的網底,網底有漏洞、兜不牢,后果不堪設想。”王文祥說。

搭建採集設施、備好各類物資、設計最佳路線,大家忙起來了。與此同時,“電話小分隊”上線,“敲門小分隊”頂著星斗出發了,挨家挨戶通知大家早晨7時到指定地點採集核酸。對於外出沒回來的、臥床在家的,一個不漏,細細核對,一一記錄。既是笨功夫,也是繡花功夫。

“第一次篩查,大家特別配合,一下子來的人比較多。第二次篩查,我們進一步優化了流程,減少大家等候時間,防止人員聚集。”王文祥說,為了做好二篩,志願者和區鎮下沉干部馬不停蹄再次入戶,給每個人一一發放了號碼牌,到時按號排隊採樣,由工作人員通知大家何時下樓,同時在村裡又增設了一個採樣點,5個通道同時推進,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全覆蓋。

截至昨晚10時,東大站村二篩採樣結束。

志願服務細又韌

“你現在去702室吧,幫著奶奶把爺爺推出來。”布置工作的是河西區尖山街通達尚城居民李女士,領任務的是她丈夫牛先生。702室的奶奶爺爺並不是他們的親屬,是鄰居。李女士作為志願者,主動給自己“攬活兒”。

為了保証第二輪大篩高效、不漏篩又人性化,社區在業主群裡招募志願者。李女士報名后,接到的任務就是“掃樓”。

402室,孩子期末考試﹔501室,需提前通知﹔702室,有老人,腿腳不便﹔102室,一老一小……下午3:05,她手裡拿個小本本,逐戶通知准備下樓做核酸檢測,本本上記的就是“掃樓”成果──每戶幾個人,有無特殊情況。“有的老人實在下不了樓,我們就記下來,做特殊安排。”

“我得看看檢測速度,好及時通知大伙兒。”剛出電梯,迎面走來一家子。“您是10樓的吧?剛去您家沒人,我看現在排到咱們前一棟樓了,咱們也准備著。”“我們和住另一棟樓的家人一起檢測完了。”李女士趕緊在本子上注明。

與在業主群內主動報名志願服務的李女士不同,東麗區華新街道天欣花園居民賈慶榮是買菜順道加入志願服務隊伍的。“第一次篩查時,看到檢測人員挺辛苦我就過來了,當志願者。”賈阿姨負責維持秩序,從早上9時一直堅持到轉天凌晨3時多。60歲的人在寒冬中工作這麼長時間!“我完事就能回家休息了。這些孩子沒白沒晚地干,才辛苦。他們這麼付出,我不能坐在家裡看電視!何況咱們是天津人!”二篩,賈阿姨看到搭棚子就來了。“我還想報名去津南區當志願者呢!”

摸排、維持秩序、逐戶通知,志願者每完成一項細碎的工作,篩查進度就快一點兒,大伙兒就舒服一點兒,鄰裡之間就親密一點兒,社區就會更和諧一點兒。

“外援”個個都給力

一位大娘送的一鍋熱水一直暖著“90后”靳雅菲的心。9日凌晨不到5時接到所在單位東麗區融媒體中心下沉到社區的工作安排,“當時‘噌’就起來了,五點半多一點兒就到單位了。”她家可是住南開區。“出門太急,根本沒想到帶熱水。大娘送來的時候,真的太感動了。”

當天接近子夜時分,靳雅菲下沉的點位結束了採樣工作,此時聽說另一個點位還有很多人等待檢測,大家自發前去支援,直到凌晨3時多才回家。

媒體人的新聞敏感讓她看過11日的新聞發布會后,就做好了再次下沉到社區參與第二輪大篩的准備。“時刻准備著,我現在可是預備黨員呢。”

“我們東麗區融媒體中心共下沉兩個批次,每批次20人。在保証正常報道工作的同時,盡最大力量下沉到社區參與核酸檢測篩查工作。”下沉到天欣花園採樣點位的東麗區融媒體中心干部楊生凱說,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他們與社區、街道工作人員一起優化工作流程、排隊流線。“我們是挂圖作戰,把小區的平面圖畫出來,每個點位落實到人。”

“9號那天夜裡,一位大娘領著孫輩給我們送來一大鍋臘八粥。她說一會兒就是臘八了,臘七臘八是最冷的,你們喝點兒熱粥。”每次說到此事,他總不免動情。

疫情總會結束,干部服務群眾,群眾心疼干部,情分留在彼此心間。

高科技氣膜來助陣

昨日18:00,河西區四信裡住宅一期園區,豎著兩個相隔數米的藍色亭子,前亭前方,隊伍不長,十多人。一旁,許凱和李悅看有的居民離得近了,馬上提醒,“一米!一米!”他倆來自陳塘庄街綜合執法大隊,“這社區,我們來了6人,2人一組維持秩序,一兩個小時輪一班,晚上不回去,就在這兒休息。”

亭子正下方,兩名志願者正持手機掃描居民身份証件,1秒,信息錄入,放行。居民10人一組,“隊首的”拿著帶有條碼的試管,帶隊到採樣區,把管交給醫務人員。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系統每採集10人,自動提示,“到採樣區,醫務人員還會確認,相當於上了‘雙保險’。確保每10人和相應試管‘對號入座’。”

一人拿棉簽,一人遞,兩名醫務工作者分工協作,正採樣。

“張嘴。”“啊!”採樣順利完成。記者隨隊伍前行,每人從排隊到完成採樣,平均耗時10分鐘。

──這是四信裡二篩的“流水線”。

採集之后的樣本去哪裡?“一般一個小時收集一次採集的樣本,送到區疾控中心。”鄭岩告訴記者。“樣本都放到專用的箱子裡運送,區裡做應急預案時都准備好了。”於忠玉說。

這些樣本都將被送到檢測實驗室。本輪篩查,天津還用上了新武器──氣膜實驗室。

12日23:30,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網球館內,“迪安雷迪”氣膜實驗室正緊張運行。實驗室一組6艙,24小時滿負荷運轉,日檢測產能12萬管,樣本按10混1採樣方式,每日最多可檢測120萬人份核酸樣本。昨日從14:00接收樣本起,截至當日23:30,該實驗室已接收9萬管樣本,發布約5萬份報告。

“氣膜實驗室主要承擔濱海新區的核酸檢測任務,但是,其他區的也會分配過來,主要看當天檢測量是否在承接力內。”實驗室領隊、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總經理陳美介紹,9日、10日兩天,公司200多名員工陸續從浙江杭州趕到天津,實驗室11日9:00投運后,就馬不停蹄地投入戰“疫”中,其中80多名技術人員承擔檢測任務,“當日檢測58000管,除了濱海新區,還有河東區的樣本送過來。12日預計檢測10萬管。”

除了氣膜實驗室,這家總部位於浙江杭州的公司在東麗區的分公司還設有獨立的中心實驗室,“中心實驗室有6萬管日產能。此外,我們在塘沽體育場還設有方艙實驗室,每天產能也是10萬管。三地實驗室正陸續投運。”陳美說,相對於建在寫字樓裡的中心實驗室,方艙實驗室外觀像集裝箱,氣模實驗室則像蔬菜大棚,“中心實驗室不可移動,后兩種實驗室的優點就是可快速安裝,應用地域比較廣,想拉到哪裡就可以拉到哪裡。13日我們還會在梅江會展中心搭建三個氣膜,新增45萬管日產能。馬上,‘四架馬車’四地聯動,大大提升迎戰奧密克戎的戰斗力。”

群眾說好才是好

“二篩很順利,從站樓下開始排到完事總共14分鐘,16:14—16:28。第一次用時51分鐘,進步非常直觀。整個流程,出樓門志願者發了一張條,每個樓門條的顏色不一樣,我是藍色,看了前面樓門是紅的,后面是白色。因此排隊時憑條進場,顏色一目了然,杜絕了插隊。現場風大,有個媽媽抱著幾個月的小寶寶幾分鐘也站不住,有些心疼娃,著急回樓。志願者發現情況趕緊跑過去攔住了,跟前面排隊的打好招呼,趕緊給小寶寶先做了。居民是一點不受罪了。就是志願者們還是一樣要站很久,大家很理解,也能體會,網格群裡各種留言感謝網格員。”

這是一位媒體人昨天的朋友圈。

更多網友沒有寫“小作文”,言簡意賅表達了對天津速度的贊嘆。傍晚6:24,網友@鳴谷軒總舵主給津雲微信留言:“我二篩‘健康天津’上已經出結果了,天津速度就是快!”

“我的小區,凌晨1時志願者敲門,1時30分下樓發號,在樓棟大堂等待3分鐘,排隊6分鐘完事。感謝志願者和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網友@三鹿郡公

類似留言在天津各媒體的社交媒體賬號下面,數不勝數。

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湯乃軍,對於全員核酸檢測提出了專業見解。他1月10日在位於河西區氣象台路的樂昌裡監測點參加了首輪大篩,“工作人員一座樓一座樓地通知去做檢測,我前后排隊半個小時就做完了,秩序井然。現場有小孩子嚇得哭,採樣的醫務人員很有耐心,做到了應採盡採。”湯乃軍說,奧密克戎毒株傳染性非常強,而大多症狀又較輕,還有無症狀感染者,隱匿性很強,這次又出現了低齡化傾向,因此,全市范圍的大篩很有必要。

作為研究公共衛生的專家,湯乃軍重點提示了兩點:一是在疫情管控環境下,如何保障百姓就醫問題。在當前環境下,醫院要核酸檢測很必要,但對於心梗、腦栓塞、臨產孕婦等急危重症患者,醫院應設置專用病房,防疫重要,治病救人也重要。二是進一步加強防控措施的宣傳。要讓人人知曉,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做好個人防護仍是阻斷疫情傳播鏈條的重要措施。宣傳科學防疫重在日常、重在細節,如商超經營者要對登記個人信息的筆用完每次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乘電梯時,口袋裡備幾根牙簽或幾張餐巾紙,不用手按按鈕﹔大篩現場,掃描身份証時,工作人員應盡量避免直接接觸,被檢人員的手和身份証掃描后馬上用液態酒精及時消毒,等等。

天津行,天津也一定成!從一篩到二篩,盡管不可預見的困難還有很多,但我們扛起責任、堅定信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打響了“中國奧密克戎防控第一場大規模遭遇戰”。(記者 燕少廣 耿堃 劉雅麗 張立平)

(責編:唐心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訪民問暖 傾聽訴求
  • 暖身更暖心 暖流進入千萬家
  • 採暖季向華北輸送近45億方天然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