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運動員在冬奧會的出色表現給年輕人帶來啟示和鼓舞
2月20日,北京冬奧會圓滿落幕。冬奧賽場上,以谷愛凌、蘇翊鳴等為代表的“00后”運動員讓人眼前一亮,給新時代的年輕人帶來很多啟示和鼓勵。20日,記者走上街頭採訪了多位“00后”,他們也紛紛表示,為運動員身上勇敢拼搏、突破自我的精神所激勵,從中汲取到踔厲風發的精神力量。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在萬象城的全明星冰場,12歲的管小涵正在教練的帶領下打冰球。小涵的媽媽告訴記者,雖然是女孩子,但小涵的性格活潑好動,她嘗試著帶孩子來體驗冰上運動,沒想到小涵特別喜歡。
“冰雪運動不僅刺激,而且需要挑戰自我的勇氣。冬奧會期間,看到谷愛凌姐姐的比賽實況,她做的動作實在是太帥了。最近媽媽帶著我去了薊州國際滑雪場,現在我已經可以在高級賽道自由滑行了。”小涵驕傲地對記者說。
“我的偶像就是谷愛凌!”小涵大聲地說:“我特意去查了姐姐過往的採訪視頻和資料,她從小就興趣廣泛,追求自己所愛。很多人認為她是天才,我覺得不完全是,她的成功更多地是來自她不懈的努力。我特別感謝我的爸爸媽媽,能支持我學習我所喜愛的運動項目。雖然隨著深入學習后偶爾會感覺枯燥乏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堅持,學會了挑戰自我。未來,我也想像愛凌姐姐一樣優秀。”
小涵媽媽對記者說:“我認為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支持方式,就是給予他們一片廣闊天地,讓他們盡情歡躍,在未來的道路上自由馳騁。”
想成為好樣的中國青年
天津體育學院大二學生汪尚斌和馮家寶二人都是“00后”,也同是學校冰壺隊的一員。
“剛開始的時候,我最關注的當然是冰壺比賽,尤其是凌智和范蘇圓的冰壺混雙比賽。”汪尚斌說,他們作為冰壺運動員曾打過市級比賽和國家級比賽,也獲得了不錯的名次,但和專業冰壺選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一開始,汪尚斌關注的重點是技戰術,但隨著比賽深入,他開始從中感悟到了一些其他的東西。“還是拿凌智和范蘇圓舉例,他們在好幾輪比賽中大比分落后,有時會落后3至4分。如果是我,可能早就放棄了,但他們不慌不忙,繼續按既定戰術去打比賽,一點點地把比分追回來。外行人也許看不懂,但我看得心潮澎湃,畢竟這兩位運動員比我大不了幾歲,心態卻能如此沉穩真令人敬佩。”汪尚斌說,這種絕不輕言放棄的拼搏精神值得每個青年人學習,無論將來在學習、比賽還是生活中面對困境,隻有勇於拼搏才能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與汪尚斌一樣,馮家寶作為學校冰壺隊男隊的隊長,同樣十分關注這次冬奧會的冰壺比賽,但除此之外,他也關注到了和他們同為“00后”的谷愛凌和蘇翊鳴,這兩個人帶給他的沖擊太大了。
“敢於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極限,這才是我們這輩年輕人應該學習的偶像。”馮家寶說,當谷愛凌堅持在大跳台決賽中做出了那個沒有女孩挑戰完成過的“反腳偏軸轉體1620”,最終逆轉獲得冠軍時﹔當蘇翊鳴已經有了第二輪好成績,但依然挑戰“正腳內轉1800”並最終收獲一枚銀牌時,台下的他們激動無比。“如果自己站在那裡,作為同齡人,我不一定敢做出同樣的選擇。這些運動員值得我們敬佩!”而在比賽后刷抖音時,馮家寶又看到好幾段關於谷愛凌和蘇翊鳴的紀錄片,讓他感到,沒有躺贏的天才,隻有一次次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永遠堅持絕不放棄追求夢想的年輕人。
在馮家寶看來,這場冬奧會會改變包括他在內許多“00后”“Z世代”的人生觀念。“我和很多隊友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站上奧運會的賽場,展現我們中國青年人的風採。這些冰雪健兒的精神,更加激發了我們的愛國情懷。”馮家寶說。
人工智能太酷了
北京冬奧會賽事的展開,也掀起了冰雪運動熱潮。昨天的北辰滑雪場內,人氣爆棚。
問到來此滑雪的孩子們,冬奧會都關注了哪些比賽,13歲的王芷掰著手指如數家珍:“看了冰球、短道速滑、跳台滑雪、冰壺、花樣滑冰……”
“奧運村裡的人工智能設備讓我印象太深刻了。機器人自己就能做煲仔飯,飯菜做好后可以傳送到座位上,這簡直太酷了,像魔法一樣。還有奧運村裡的高科技床,到底都有哪些特異功能。冬奧會之后如果可以,好想去親自感受一下。”15歲的劉欣興奮地說。
求賢小學科學老師張喆說:“我們學校現在就有科學課,此次冬奧會,無論是開閉幕式表演、冬奧村內還是比賽場館內,都充滿著科技元素。假期的時候,學生們在觀賽的時候,對這些科技元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也讓學生們把自己感興趣的科技元素記錄了下來,開學后,把冬奧科技元素搬到課堂上,為孩子們破解其中的奧秘,感受祖國科技強大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鼓勵孩子們能設計出能為自己所用的科學小發明。”(記者 庄媛 胡智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