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信息

今天,“新產業之城”,從“新”出發!

2024年12月30日16:51 |
小字號

一年前的今天,以“京津明珠 科創新城”為主題的武清京津產業新城發布活動成功舉辦,如今,一年時光悄然劃過,武清京津產業新城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全面起勢、升級蝶變。

這一年,新城不負眾望、成績斐然﹔這一年,新城鉚足干勁、全面開花﹔這一年,這座“新產業之城”正在強勢崛起……

統籌“一核多點” 融入協同發展大局

這一年,京津產業新城統籌推動“一核多點”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以“通武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為主抓手,京津產業新城管委會統籌各功能區加強與北京市、河北省創新協同和產業協作,切實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拓展“京津研發、武清轉化”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推動校地合作。截至目前,“一核多點”累計落地智譜AI、中科智興等北京項目160個。

今年,“一核多點”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13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886.7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15.22億元。(以上數據截至11月)

近日,清潤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套水下作業機器人項目在京津產業新城科創先導區正式開工。該項目是清華大學雒建斌院士團隊及超滑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武清進行超滑前沿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今年3月正式落戶京津產業新城。與每一支團隊“牽手”、促成每一個項目落地的背后,都彰顯著這座“新產業之城”的“求賢若渴”與“赤子之心”。

堅持科創領航 全面激發策源能力

這一年,科創先導區規劃建設加速推進、項目引育效果明顯、科創策源能力顯著提升,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的全面起勢。

截至目前,科創先導區已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3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7家、雛鷹企業43家、瞪羚企業3家、科技領軍(培育)企業3家、專精特新企業12家、院士及專家團隊落地項目4個。

今年,科創先導區大力發展“院士經濟”,不斷創新11個市級及以上平台建設,包括天大合成生物研發轉化基地,特變電工光伏材料重點實驗室、清華超滑技術研發試驗基地等,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在算力平台建設層面,宗申數引網投入運行,天津市算力調度交易平台在科創先導區落地建設,全區已建成智能算力8000P以上。

在項目建設板塊,今年,京津產業新城累計轉化院士及專家團隊項目9個,立項實施科技項目29個,科技服務機構6個,在孵企業數量47家﹔科創先導區今年累計落地特變電工電氣裝備集團、元合成等174個項目,預計總投資93.4億元。其中,中澤九州、中科智興等北京項目32個,總投資12億元。中央創新區CID“兩基地一街區”項目引進有序推動﹔標志性項目建設提速推進,特變電工智慧產業園研發大樓和會議中心項目主體結構完成施工。

優化營商環境 健全城市功能配套

這一年,京津產業新城著眼打造智慧化一體化服務標杆,圍繞政務、科創、金融、產業、人才、商務、知識七大服務版塊和“全周期、全線上、全限時、全流程”服務標准,同步對接政務服務、科技、市場等10余家單位,梳理出191項服務事項,並順利推進“四廳”建設,建成投用規劃服務廳、產業鏈接會客廳、新城發布廳、創新創業服務廳。

在健全城市功能配套方面,成功開通運營科創先導區至北京定制快巴、至城際站公交專線。南東路、中央湖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正在啟動建設。

強化黨建引領 緊抓干部隊伍建設

這一年,京津產業新城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將黨建與新城工作統籌銜接、有機嵌入,構建起“黨工委+管委會+創服中心+N個運營公司”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厘清管委會與相關區直單位及“一核多點”關系,以制度剛性保障管委會各項工作規范化運行。

在干部隊伍建設方面,京津產業新城選優配強管委會、創服中心、新城公司干部力量,公開選拔了53名高素質青年干部投身新城建設,聚焦爭先創優、善作善成,常態化、精准式開展業務培訓。同時,健全干部全周期、全流程監督管理機制,確保新城干部標准高、業務精、視野寬、作風硬、紀律嚴。

無懼乘風破浪,直挂滄海雲帆。2025年,京津產業新城將繼續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向“新”而行,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支撐體系、環保體系,當好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主力軍”,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來源:武清區委宣傳部

(責編:孫翼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