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大代表夏青林:主動進位 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專訪天津市人大代表,濱海高新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夏青林視頻
(視頻拍攝制作:人民網記者崔新耀)
人民網天津1月16日電 (記者孫翼飛)“《報告》通篇貫穿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一條主線,充分體現了市政府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烈政治擔當、使命擔當、作風擔當,具有很強的政治統攬性、戰略創新性和實踐指導性。”在天津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天津市人大代表,濱海高新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夏青林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夏青林說,在市委、市政府和濱海新區正確領導下,濱海高新區始終與全市大局同頻、與中心工作共振,積極搶抓發展機遇,扎實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展望2025年,濱海高新區將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牢固樹立“主動進位”意識,持續完善創新生態,增強自主創新、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搶抓天開園建設機遇,推動天開華苑科創園打造核心區創新成果產業化首站,服務高校產業化項目落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深化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優化高企質量結構,推動“小升規、規做強、優上市”,力爭國科小超過2500家,推進中電科藍天、重鋼機械等5家重點企業上市進度。推動區內三大海河實驗室加快成果轉化,著力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拓展企業創新積分制應用場景,持續加大科創積分貸、科創積分投、科創積分擔等金融產品供給。加快推廣實施“先使用后付費”“先研后股”等創新政策,打造市場化、專業化、集群化科技服務產業生態。
二是堅持把招商作為區域發展的生命線。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意識,堅持實體導向,助力主導產業成龍配套、成鏈成群。2025年,力爭推動落地總投資50億元以上3個,10億元以上17個。發揮13支基金作用,探索基金招商、科技招商、產業鏈招商等,依托達沃斯、智能產業博覽會等平台,深入開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專項招商推介活動,精准對接優質企業項目。壓茬推進“四個一批”項目進度,加快形成增量支撐,著力推動中電科藍天產業園一期(總投資20億元)等總投資139億元的32個謀劃儲備項目盡早轉化開工﹔推動青禾晶元總部和生產基地(總投資20億元)等總投資284億元的67個項目新開工建設﹔推動中科昊宇算力中心項目(總投資12億元)等總投資165億元的33個項目續建﹔推動曙光迭代項目(總投資30億元)等總投資474億元57個的項目竣工投產,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是堅持更好統籌量質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交賬”“添秤”意識,扎實實施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鍛長板、補短板,助力經濟平穩增長。一方面,服務業拉動再提質。2025年,重點保障雲賬戶支持政策連貫性,推動雲賬戶全年營收實現增長20%﹔中海油服營收實現增長10%。支持抖音系在天津更多布局﹔全年規上服務業力爭拉動全市增長5個百分點左右。另一方面,全力穩住工業基本盤,推動TCL中環體系內光伏組件改造擴產。推動曙光系企業擴能增產﹔推動元旭半導體等16個竣工項目投達產,2025年累計淨增貢獻產值近19億元。
四是堅持深化改革開放釋放區域發展活力。牢固樹立“先行先試”意識。搶抓國務院進一步支持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用好“兩新”“兩重”等中央政策,在謀項目、爭政策、推創新上取得新突破。積極穩妥推進債務化解,做好多渠道資金來源籌措,完成化解隱性債務8.21億元的目標任務。優化國企管理,支持海泰集團打造一流科技服務商和產業運營商。爭取納入天津自貿區,在空間范圍、功能政策上取得突破。發揮“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優勢,打造“專家+管家”精准服務模式,構建高能級企業服務體系。持續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做好法定機構新一輪聘期改革,激發野戰軍精神,增強高質量履職的意識和能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