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調解20多次,法官為何濕了眼眶……

“凡事多干一點”這是陳文清挂在嘴邊的“口頭禪”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正是他多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付出,讓他成為群眾眼中貼心的好法官。
經典的“口頭禪”
“陳法官,這個案子咱直接公告送達吧?原告提供的被告的工商登記注冊地址早就沒有了。”清早,法官助理拿著被退回來的傳票,問天津海事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副庭長陳文清。
正在整理辦公桌的陳文清停頓了一下說:“你把材料給我,我看看再說。”他翻了所有的証據材料和工商登記材料,沒有什麼收獲。他又上網搜索了一下該單位的相關信息,一則最新的招聘信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根據上面的信息,陳文清輾轉聯系上了該單位負責人力資源的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后,最終找到了該單位法務部門的人員。
陳文清將助理叫到辦公室,向其提供了該單位新的聯系方式后說:“按照這個地址給他們送達。”“陳法官,厲害啊!”年輕的法官助理很意外。“哪有什麼厲害不厲害的,凡事多干一點!”陳文清又說了他那句經典的“口頭禪”。
把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
陳文清曾長期在天津海事法院曹妃甸審判庭工作。由於吃住都在派出法庭,工作和生活無法嚴格區分,陳文清把法庭當成了第二個家。
其實,陳文清的老家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天津海事法院在那兒也有派出法庭,同事都勸他找領導調換一下,他婉拒了同事的好意,他說:“工作哪能挑挑揀揀,組織這樣安排肯定是有充分的考慮,我不能因為個人原因就向單位提要求,我堅決服從組織安排。”
為了妥善處理各類案件和接待從外地趕來的當事人,陳文清經常加班到很晚,公休日加班也是家常便飯。
陳文清曾審理過一起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糾紛案。雙方當事人分別是漁船船主和船員,因海上作業導致船員受傷引發賠償糾紛。雖然雙方同屬一村,但因對賠償金額的預期差距太大,言語不和導致矛盾激化。
為充分利用捕撈作業時間,漁船一般都是凌晨3點出發,夜間8點左右返航。為了不耽誤漁民的生計,陳文清特意選擇漁船歸航后,晚上8點多進村上門進行調解。陳文清專門請特邀調解員、村支書加入到調解隊伍中,分頭化解雙方矛盾,縮小訴求差距,既從根本上解決案件糾紛,又使雙方不傷和氣,最終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當事人看著忙得連水都沒喝一口的陳文清,心服口服,“頭一回見法官專門晚上到村裡上門調解,一直忙到半夜,真正為我們老百姓服務到家門口了。”當事人說。
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中
2009年3月,黑龍江省饒河縣一農民夫婦的獨生子杜某在跟隨一艘漁船出海作業時落水,經搜救無果。4年后,天津海事法院宣告杜某死亡。
這對年近六旬的老人喪子后一夜白頭。給兒子討個說法,成為他們繼續活下去的勇氣。老兩口針對船長提起海上人身損害賠償訴訟。看完案卷,陳文清直皺眉,材料太少了,起訴時距事故發生已長達5年。杜某夫婦隻起訴了事故發生時的船長,依卷內的証據,連真正的船主和雇主都無法認定。
為了保証兩位老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執行難”,陳文清詳細地向他們解釋了什麼是財產保全,以及怎麼申請。老兩口說:“法官,俺們都是種地的,你也別說這個,俺們聽不懂,也沒有錢。船在那兒停著,他們怎麼就不賠俺們錢呢?”
陳文清和同事研究案件。中共天津市委政法委員會供圖
陳文清沒再多講,及時追加了船東李某為適格被告。但李某不僅身患殘疾,無財產可執行,而且船舶在審理過程中已過戶給他人。陳文清在發現被告可能轉移財產的情況下,當機立斷,啟動了天津海事法院首例依職權對漁船燃油補貼的保全,並以此為契機尋找突破口進行調解。
陳文清很明白,這個案子事實清楚,法律適用明晰,非常好判。可判完之后呢?如果無法執行,矛盾不僅沒解決,而且會變得更加激化。
“這是你的船,杜某確實是在船上發生的意外,你肯定是要擔責的。你再看看他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今后可怎麼過啊?而且你要是不賠,這船肯定賣不了!”陳文清勸李某。然后,他又勸兩位老人:“咱們得往前看,法院要是判下來,船東的條件你們也看見了,你們有相當大的可能拿不到錢。另外,孩子在船上工作這麼多年,船東對他也很好,咱們也要互相體諒。”就這樣,他反復調解了20多次,促使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當天,杜某的父母拿到全部和解款項的時候,老兩口抱著陳文清失聲痛哭,陳文清也濕了眼眶。
在司法為民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陳文清起草了《天津法院船舶碰撞案件審理標准》,參與編寫的司法標准化叢書成為天津市法官培訓教材,撰寫的關於如何利用海事相關網站進行案件審理的《海事法院利用互聯網助推海事審判效果好》被最高人民法院內參採用,參編的《海事海商法律適用注釋書》成為審判人員手邊的工具書。
陳文清先后獲得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工作先進個人、天津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陳文清用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在司法為民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來源:中共天津市委政法委員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