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城市文化底蘊 打造中外交流品牌
承河海津韻 譜友誼新篇

六百年天津衛喜迎盛會,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今年秋天,中國將在天津主辦上合組織峰會,屆時與會嘉賓將齊聚海河之濱。天津,這座文化底蘊深厚又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將張開懷抱迎接來自海內外的賓朋,全方位展現天津河海相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開放包容的大都市形象。
“我市文旅系統將按照突出‘上海精神’、中國氣派、天津特色的部署要求,做好上合組織峰會籌備各項工作,深入挖掘歷史文化遺產,優化文旅服務,精心組織策劃高水平文博展覽、文藝演出等,講好上合故事、中國故事、天津故事,讓各方賓朋在‘沉浸式’體驗‘河海津韻’之中,品味城市文化內涵,感知‘中國味、天津味、現代味、國際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陳冰說。
古韻悠長 老街刻畫城市年輪
“聽店員說店裡原來的一根大麻花曾創吉尼斯世界紀錄,這太有意思了。”在古文化街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張店鋪,德國人施倫普試吃新口味,喝茶湯,採購麻花、“長生果”。“這條街上的泥人、年畫、天后宮都很有意思,能看到中國古老的民俗,還能品嘗到各種小吃。”施倫普被中國傳統文化、美食深深折服。
據了解,2024年,古文化街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顯著提升,累計接待游客1350萬人次,同比大幅增長。特別是古文化街與鼓樓商業街的點線面串聯,讓老城廂歷史文化“合璧”呈現,成為吸引海內外賓客了解天津文脈、民俗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喜迎盛會、服務盛會,這也是‘津門故裡’向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歷史性機遇。我們將對照國際一流標准,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服務國際化程度水平,推動景區景點增設多語種標識,培育用好多語種旅游服務團隊,以最佳狀態迎接八方來賓。”南開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超說。
“最民俗”的天津韻,藏在最原汁原味的老城廂。“今年,我們還將串聯文廟、廣東會館、老城博物館等文化地標,推出‘老城津韻’特色旅游線路。”王超介紹,南開區將以雙鼓(古)地區為核心,以“老字號+非遺”為特色,鼓勵非遺店鋪推出體驗項目,加大對相聲茶館等演藝行業的服務和扶持,使其不斷優化演出項目內容,提升中外游客體驗感。
洋樓光影 風貌街區演繹世紀故事
春日裡的五大道,桃花綻放,草長鶯飛,睦南公園的玉蘭偷偷笑開了花苞,春意染綠了街巷和小樓。不少“打卡”踏青的游客發現,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會”的五大道悄然煥新,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歷史街區展露出更美的風貌。
“讓歷史風貌街區更具吸引力,優化文旅服務細節尤為關鍵。今年我們將積極推進五大道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外籍游客提供便利支付服務,發動天津外國語大學學生參與英文講解志願服務。”和平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彭芃介紹,“一方面,完成五大道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推進五大道街區景觀、建筑外立面更新提升,打造湖南路精品步行街。另一方面,通過提高智慧旅游服務便利化水平,展現熱情好客的中國形象、天津形象。”
據了解,今年,和平區將立足全域、全時、全領域,舉辦“第三屆五大道海棠花節”,打造民園“沉浸式”演藝矩陣等豐富多彩場景內容﹔結合“咖啡之城”等,深化五大道公園、花園老街、樘院等新晉熱點場景建設,加強對“五大道主題巴士”“五大道馬車”等知名交通路線服務提質升級。
以文興業 古法技藝煥新生
“我最喜歡這個‘福運滿滿上上簽’的文創書簽盲盒,封口用的還是火漆章,保留傳統又符合我們年輕人的喜好。”在古文化街的泥人張世家店,來自河北廊坊的陳霄採購了不少文創產品送朋友。今年,泥人張世家上新了多款彩塑作品,在店鋪一隅新設了文創專區,台歷、冰箱貼、集章冊等特色商品琳琅滿目。
“相信傳統技藝在國際文化交流中,也會受到更多海外客人的喜愛。”泥人張世家第六代傳人張宇說,“泥人張今年將推出更多新作品,在堅持傳統技藝精進的基礎上,不斷融入時代元素,增強時代表達。”
張宇介紹,3月,坐落在古文化街的新泥人張世家展館已正式啟動裝修。除了陳列泥人張世家歷代經典作品,館內還將運用先進的展陳技術,全方位呈現泥人張的藝術魅力以及天津獨特的地域文化,讓來訪的國內外友人“沉浸式”感受天津的人文底蘊,成為展現河海津韻的重要窗口。
天津共有4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5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市文化IP自帶的“最炫民族風”,更將成為天津與世界交流的重要名片。
“作為中華老字號、國家級非遺,天津楊柳青年畫可以通過盛會獲得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機會。”天津楊柳青畫社社長黃沛告訴記者,不久前,畫社與希臘愛奧尼亞大學進行了交流互訪,並在愛奧尼亞大學展示了楊柳青年畫,展覽期間售賣的年畫和文創產品也深受外國友人的喜愛。
“我們將配合盛會策劃一系列活動,包括開展非遺體驗活動,創作更富新意的年畫產品和文創產品。”黃沛表示,“未來,我們還打算打開國際電商渠道,讓楊柳青年畫走出國門,讓中國文化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天津故事。”(記者 廖晨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