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將至 “津”彩非遺引中外青少年共赴文化之約

人民網天津8月21日電 (記者崔新耀)“這是我第一次體驗繪制楊柳青年畫,和中國伙伴一起繪畫非常開心,每一筆都是獨特的記憶和感動。這類文化活動對我們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很有幫助。”來自塔吉克斯坦、就讀於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的留學生吳莫凡,在參加完一項文化活動后這樣分享道。
吳莫凡口中的活動,正是近日在津舉辦的“‘上合有約 津彩非遺’2025國際青少年天津文旅行——天津博物館站”活動。該活動由天津市文化旅游局與國際在線天津頻道共同主辦,旨在迎接2025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吸引了眾多中外青少年參與,讓他們得以近距離感受天津的歷史文化與非遺魅力。
活動期間,中外青少年共同參觀了“百年中華看天津”主題展,循著展覽脈絡,深入了解天津自近代以來的城市發展歷程與深厚文化積澱。
隨后,大家走進文化活動室,開啟了非遺體驗環節。在那裡,工作人員細致講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掐絲琺琅粉彩畫的制作工藝,青少年們認真聆聽后,在指導下親手實踐。翠竹的挺拔、海浪的靈動、牡丹的雍容……這些富有美好寓意的圖案,在大家的一筆一畫間躍然於杯墊之上,絢麗的色彩與精巧的技藝令人贊嘆。
楊柳青畫社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也來到現場,向青少年們介紹了楊柳青木版年畫“勾、刻、印、繪、裱”的完整傳承體系,以及傳統年畫圖樣中蘊含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中外青少年分成五組,合作繪制“我心中的中國畫卷”。他們拿起特制畫筆,飽含深情地蘸取各色顏料,不時交流繪制技巧,將對天津的熱愛與美好祝福盡數付諸筆端。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營造了迎接2025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的良好氛圍,增強了外國青少年對中國文化特別是天津地方文化的了解。通過此次交流,有效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項目的國際傳播,為促進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搭建了堅實橋梁。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