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聚焦

南开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小我融入大我 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本报记者 武卫政 武少民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8日 第 01 版)

成立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名校,今年10月17日迎来建校105周年。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考察调研,勉励师生们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统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南开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激励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青春华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南开力量。

加强产教融合 人才快速成长

本报记者 龚相娟 李家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第 01 版)

工作刚满一年,王添宝不仅带了8名学徒,今年5月还晋升为自动化工程师。

“王添宝成长快,离不开职业教育改革。”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人事处处长商凯涛说,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让王添宝这样的年轻人“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即能胜任”。

王添宝的母校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内首所应用技术大学,也是天津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职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中找准定位。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天津着力让历史文化街区绽放异彩

本报记者 陈伟光 龚相娟 李家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0日 第 01 版)

一座古建,承载历史记忆;一条古街,延续城市文脉。

拥有600多年建城史的天津,历史文化遗产丰厚,既有保留西式建筑群风貌的五大道街区,也有地域色彩浓郁的传统街区估衣街,还有以近代商业建筑群为特色的劝业场等。全市共有16个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建筑877幢。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天津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保护和发展相得益彰。

构建整体保护格局,延续历史风貌。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贴合年轻人需求主动创新

天津古文化街韵味浓

本报记者 智春丽 武少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2日 第 01 版)

“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了解地处河海要冲的天津,或许可以从位于三岔河口旧址的古文化街开始。

过狮子林桥,横跨海河,桥头一转,古文化街到了。穿牌楼,踏石板路,店铺招幌林立,脚步也不由得放慢。

一条600多米长的古文化街之于约1.2万平方公里的天津市,是“看得见的乡愁”。在这里,年轻人遇见老字号,传统年画遇见新空间,非遗遇见国潮。

24岁的南开大学研一学生王文泉,周末报名到古文化街做志愿者,遇见了近200年的老字号泥人张。

三界碑下的山村新事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0日 第 01 版)

河北承德市有个前干涧村,在兴隆县。天津也有个前干涧村,在蓟州区。两个村子紧挨着,卧在同一个山沟里,坐车穿行也就10多分钟。往西翻过山梁,是北京平谷区红石门村。

这里是京津冀交界处,群山环绕,省际Ⅰ号界碑矗立山巅。

前些日子,河北兴隆县前干涧村村民刘玉峰在去天津蓟州区前干涧村的山路上,骑电动车不小心摔了一跤。一周过去了,脸上淤青还没消。

勇担先行区示范区重任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观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6日 第 01 版)

一座山,三个村,分属京津冀三地。

60多年前,三村是一村,名叫大岭后。后来,行政区划调整,一村变三村,分别划归北京平谷区、天津蓟州区、河北三河市。

现如今,三个村再次“合体”。所属乡镇政府签下合作协议,支持三个村共同开发文旅项目,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点。

大岭后是一个缩影。

天津蓟州区依托资源优势激发消费潜能

加快发展冰雪经济

本报记者 武少民 靳 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8日 第 01 版)

“放松肩膀,目视前方……”走进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几位小学生装备齐全,迈着小碎步,上了滑冰场,在教练的指导下尽情享受着冰雪运动的快乐。

近年来,蓟州区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冰雪经济,既大力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组织学生体验冰上运动,也持续激发冰雪消费潜能,文旅市场迎来更大发展。

春节假期,蓟州区推出一系列冰雪旅游项目。在蓟州国际滑雪场、盘山滑雪场、玉龙滑雪场等地,特色活动接连推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欢欢喜喜过大年 神州大地春意浓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1日 第 01 版)

去年以来,一些地方遭受了洪涝、台风、地震、山体滑坡、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相关地区党委和政府全力以赴应对自然灾害和推动灾后恢复建设。大年初一,受灾地区群众挂起火红灯笼。“烟火气”里,升腾起新希望。

大年初一早上,天津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的村民们为联欢会忙碌着。“都是乡亲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大家都想为新的一年加油鼓劲儿。”第六埠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说。去年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时,第六埠村受灾,村民杜洪刚家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很快渡过了难关。今年春节,杜洪刚家的农家小院布置一新,花糕、年馍、窗花、灯笼透着喜庆的氛围。“大棚修复得顺利,蔬菜收成很好。今年,我们要振奋精神,加油干。”杜洪刚说。

“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纪实

本报记者 杜尚泽 陈伟光 新华社记者 张晓松 朱基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4日 第 01 版)

腊月二十二,年味渐浓。这天一早,习近平总书记乘坐“复兴号”来到天津。

“当河海之要冲,为畿辅之门户。”这座城,襟河枕海,历史的波澜与时代的脉动交汇于此。

人民,是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力量。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是这次考察分量最重的主题。

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的村子,秩序井然;古色古香的街区,人流如织;庄严肃穆的纪念馆,记载的是实现人民解放进程中重要一役;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深刻阐述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落脚点也在人民的福祉。

重点稿件
本网头条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