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风起渤海之滨 潮涌海河两岸

2022年07月12日09: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风起渤海之滨 潮涌海河两岸

先行先试谋创新

本报记者 靳 博

  “10多年前,航空公司想租赁天津制造的客机,还得跑到国外绕一大圈,用国外的租赁交易模式完成交易。现在在天津东疆综保区就能搞定。”东疆融资租赁局副局长时金凤正和一家航空公司、一家飞机租赁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召开电话会议。

  时金凤介绍,“飞机租赁是很多民航运输企业引进飞机的主要形式。当时,管委会与海关、外汇、税务等部门一起探索,在租赁公司引进境外飞机的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等环节率先实现突破。”

  “东疆综保区在企业服务、海关通关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模式。我们这5年引进了45架飞机,开展国内首单直升机经营租赁飞机资产包业务,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南航租赁总经理许峰说。

  2011年开始,东疆综保区先行试点租赁公司享受国家便捷外债通道、飞机租赁进口优惠税率等优惠政策。2015年获批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首创保税进口租赁、出口租赁、跨境转租赁等,形成40多项租赁创新模式。改革创新中,东疆租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租赁资产规模增长至1.3万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租赁产业聚集区。

  东疆综保区十年蝶变,是天津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创新来自市场需求,改革与开放形成合力。东疆综保区所在的天津自贸试验区前不久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由行政许可转变为行政确认。深入推进改革,天津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天津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由2017年的129.8小时、20.8小时分别压缩至29.5小时和0.74小时,口岸营商环境跃升至全国领先水平。

  党建引领强基层

  本报记者 李家鼎

  走进天津市河北区新开河街道芳草园小区,路面整洁、绿树成荫,不少居民在休闲区乘凉聊天。

  “过去环境脏乱,人们把我们小区叫作‘荒草园’。”65岁的王兰琴回忆。小区有7栋居民楼、500多户居民,建成于2000年。先后有3个物业公司因服务不善与居民发生矛盾,无法经营下去。

  “根本原因是缺少‘主心骨’。”王兰琴说,小区业委会成员意识到,只有将党组织力量渗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才能切实办好老百姓的事。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党组织对基层治理引领。”芳草园社区党委书记史伟介绍。

  2017年底,在社区党委支持下,芳草园小区启动业委会换届程序,新当选的5名业委会成员中有4名是党员。

  2018年,业委会选聘康顺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管理小区。业委会向物业公司派出党建指导员,帮助其成立党支部,每个月都会开展一次共建活动。“我们自觉接受业委会监督,年底向社区党委述职。”物业公司经理刘金柱说,“党支部在物业公司和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加强了双方沟通。”

  集中清理建筑垃圾、修好多年不亮的路灯、对坑洼的土路硬化处理、收回常年被私人占用的车棚……多方努力,不到一年,芳草园焕然一新。小区物业费缴纳率90%以上,业主满意率达92%。2019年底,社区党委授予物业公司“红色物业”称号。

  2019年,河北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主题为“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社区物业服务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

  文化服务润心田

  本报记者 武少民

  盛夏时节,荷花飘香。天津市宝坻区牛家牌镇赵家湾村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在藏书4000余册的图书馆,孩子们或阅读儿童绘本,或沉浸在5D投影中感受科技的魅力。“这里还有七彩公益课堂,我最喜欢书法课。”西老鸦口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庞宇宸说。“我们组织了村风家风大家谈,讨论可热烈了。”在赵家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董永忠说。

  赵家湾村是天津市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窗口。“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备高标准图书室、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打造成多功能融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董永忠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以来,村里累计开展活动160余场次,村民精神风貌更加向上向善,邻里之间更加和谐。

  “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等窗口单位,打造‘100+N’个实践基地;打造志愿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平台,更好地满足了百姓‘15分钟生活圈’的需求。”宝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负责人说。

  近年来,天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85个街镇和2363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达标;图书出版总印数从2016年的6425万册增加到2021年的9417万册;由900多位文艺家组成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艺志愿服务500余次;自2016年起连续举办市民文化艺术节,文化浸润入脑入心。

  从“津味”十足首座相声文化主题地铁站,到全国首个“家国情怀·党风楷模”革命文化主题车站……近年来,天津大力实施“公共文化进轨道”,将党的历史、优良传统、辉煌成就,巧妙地与车站共享空间有机结合,拓展了文化传播空间。

  社会保障惠民生

  本报记者 龚相娟

  “你看现在这地面都一样高了,之前卫生间台阶得有一个手机这么高。”天津市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居民李阿姨说,老伴走路不便,卫生间的台阶成了老两口每天生活必经的“坎儿”。去年,和平区民政局推动适老化改造,解决了老人的这个烦心事。

  和平区老旧小区多,室内和小区公共空间一些地方台阶高、无防护、轮椅难进出。按照“一小区一策”“一楼一策”“一家一策”原则,和平区稳步推进适老化改造。室内实施地面台阶拆除,安装扶手;小区里改造防滑坡道、添置歇脚凳。

  天津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00.27万人。自2020年起,全市范围推动实施适老化改造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相结合,打造老年友好型居住环境。

  配套服务也在同步推进。2019年以来,天津在全市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推动街道社区开设老年人食堂1700多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357个,190万老年人享受到助餐服务。

  针对老年人“小病不出社区”的愿望,天津在居家养老中心嵌入社区卫生服务站,开通医保专线。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就近取药、临时特需上门以及康复护理、健康筛查等服务,同时和大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

  对于低收入、特殊困难群体,天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养老、工伤等保险待遇及医保门诊报销待遇等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等标准连续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城乡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天津用实际行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生态绿屏织锦绣

  本报记者 李家鼎

  从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的鑫洋园小区居民刘德光家中远眺,一片蓝绿交织的美景尽收眼底。每天清晨,69岁的刘德光漫步于这片茂林之中,和三五老友相约赏花赏叶,很是惬意。

  曾经的咸水沽镇,海河沿岸的村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差。2017年起,天津在“津城”和“滨城”间,选中736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中心城区面积的土地,规划建设一条绿色生态屏障。刘德光曾居住的北洋村,就位于“绿屏”腹地。

  “绿屏”分为一、二、三级管控区,在津南区的一级管控区内,“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宜田则田”,以“自然、天然、圆润、野趣”为主基调展开规划,力争到2025年蓝绿空间占比达90%,森林覆盖率达25%。

  “从来没有接过这么大规模的造林任务。”津南区农业农村委林业科负责人李焕介绍,津南区曾是“退海之地”,土地盐碱化严重,想开展大规模造林工程,首先要做好土壤改良。

  经过近4年努力,津南区共栽下乔木、灌木312万株,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4万亩、花草地被和水生植物70余万平方米。“你看现在的咸水沽湾,林、田、湖交相辉映,生态林错落有致、色彩分明,已经成了城市居民近郊游的网红打卡地!”李焕颇为自豪。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相较于2017年,2020年津南区相对湿度上升9.6%,绿色生态屏障已使天津中心城区东南部增湿2%。

  2016年,作为北洋村老村支书,刘德光带头搬进了回迁房。“生态修复利于子孙,咱老百姓没理由不支持!”刘德光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2日   第 10 版)

(责编:李丹、张静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精彩图集
  • 冰雪运动“破冰”进校园
  • 不负春日好时光 樱桃花开俏争春
  • “小兔拔拔”叫响地里的“金疙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