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具有强大吸引力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
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的背景下,今年1—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6.4%,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
为什么外商愿意持续投资中国?外商对中国市场如何看待?他们的所思所想,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之一。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名持续投资中国的知名外企负责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想法。
——编 者
巴斯夫
将投资100亿欧元分批建设湛江一体化基地
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巴斯夫中国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楼剑锋
今年以来,巴斯夫在中国的投资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
在广东,湛江一体化基地生产工程塑料的首套装置已投入运营。至2030年,巴斯夫将共计投资100亿欧元,用于分批建设湛江一体化基地。
在上海,巴斯夫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枢纽——上海创新园三期工程已破土动工,预计于2023年初建成。
目前,中国已成为巴斯夫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21年,巴斯夫在华业绩创下新高,净销售额超120亿欧元,同比增长42%。从2010年到2021年,巴斯夫在华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40多年间,巴斯夫从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健全的产业链体系、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中受益。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已成为巴斯夫的重要市场。湛江一体化基地首批装置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位于上海和江苏的其他5座基地也参与了中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此外,巴斯夫正与合作伙伴携手打造电加热蒸汽裂解装置,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这项技术将有望实现90%的减排比例。
我们期待中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复苏,并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充满信心。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30年,中国在全球化工市场的份额将扩大至50%。
(本报记者谢卫群采访整理)
奥 迪
今年6月,在华首个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落地长春
中国市场引领行业潮流
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温泽岳
今年6月,奥迪迎来了在华发展30多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在吉林长春开工。这是奥迪在华首个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总投资26亿欧元,占地面积超过150公顷,预计能创造3000多个工作岗位。
随着新投资项目的落地,奥迪进一步深耕中国这一超大规模市场,加强本土化生产,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
奥迪新工厂落户长春,充分说明中国市场对于汽车行业潮流的引领作用。奥迪预计,到2030年,中国高端汽车销量将增至每年近60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很可能超过50%。在我们看来,这些数字说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潜力背后的支撑因素——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
随着像奥迪这样的国际汽车制造商入驻上海、天津、佛山等地,许多国内外供应商和制造商也纷纷在周边地区落户,不仅促进了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还对区域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开放和友好的营商环境,为合作各方的互利共赢奠定了扎实基础。
未来,我们期待与所有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共同把握中国市场的蓬勃生机。我们对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中国在许多领域都蕴藏着无限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王政采访整理)
高 通
携手合作伙伴在华建立5个联合创新中心
产业升级带来广阔空间
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 钱 堃
近年来,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冲击,高通一直坚定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续投入中国市场。
随着高通为更多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中国不断拓展合作伙伴关系,产业合作更加紧密。目前高通已携手合作伙伴在南京、杭州、南昌、重庆、青岛建立5个联合创新中心,其中有两个是2020年后的新增项目。2021年5月,高通—全讯射频二期项目在无锡开工,计划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2023年初进行试生产并逐步扩大生产。
高通的发展信心,源自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积极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也成为高通成长的全新机遇。今年7月,我们与中赫集团、中国移动联合宣布,计划打造基于5G与扩展现实技术的北京“工体元宇宙”应用场景。
高通的投资底气,源于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奔涌活力。从与中国车企合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到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推动5G物联网终端落地,高通正与更多优秀中国企业携手共进。
对高通而言,中国不仅是一个拥有广阔成长空间的超大规模市场,更是值得建立强有力合作伙伴关系的投资与发展高地。我们相信,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中国市场拥有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韩鑫采访整理)
西 卡
今年投资近2亿元在苏州建设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项目
中国市场不断涌现新机遇
西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张烨炯
西卡是总部位于瑞士的一家专业化学品公司,如今,西卡集团在中国年销售额近100亿元,在过去6年里保持着年均12%的增长。今年1月,西卡在苏州动工兴建新的研发中心,预计明年底落成投用,这将成为西卡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中心。下半年,西卡在苏州的物流中心等项目也将动工。这几个项目投资近2亿元。未来几年,我们还将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设西卡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化工厂。
近年来,西卡加快在中国的产业布局调整。随着多个行业推动节能降耗、绿色发展,我们抓住转型机遇,在新能源、建筑节能、汽车工业降耗等领域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现在,我们为光伏设施、海上风电设施生产的结构黏结剂、模具,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回顾过去几年在华投资的经历,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市场不断涌现新机遇。这些年,中国本土企业迅速崛起,我们深知,只有加快技术迭代创新,加速本土化,融入中国的新发展格局,才能在新兴产业领域抢占先机。
西卡看好中国的信心,来源于中国制造的综合成本优势、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高效优质的服务,也在于中国在新能源、新基建等方面的广阔市场空间。对西卡而言,中国的投资回报率全球最高,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具潜力、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
(本报记者黄晓慧采访整理)
施耐德电气
过去一年,在华四大中心新增研发人员18%
发展的中国是创新的源泉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尹 正
2021年,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落地北京亦庄,由此形成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四大研发中心的布局。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持续上升,过去一年,四大中心新增研发人员18%,新增各项专利约300件。
中国的产业体系规模庞大、门类齐全,中国市场对于数字化技术、绿色创新和低碳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我们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拥有23家工厂、7个物流中心、1600多家本土供应商,在华供应链已实现90%的本土采购率,这让我们能够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截至目前,我们已建成15家“零碳工厂”、15家中国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国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数字经济规模全球领先,各产业正加速绿色转型,持续稳定发展的中国是我们的创新源泉。
如今,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我们不仅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研发,也将中国原创的研发成果推向全球市场。近3年,研发人员规模扩大了30%,新增人员中有51%专注于数字化研发。
中国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不断升级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加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的国家创新实力,都让我们更加坚定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为引擎,助力产业加速向高效和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诺和诺德
近期完成在津第八次增资扩产,金额达1.5亿美元
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体现在行动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 周霞萍
中国是诺和诺德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于1994年落户天津以来,持续深化产业链布局。研发层面,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已成为诺和诺德全球研发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营层面,2020年,我们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资2亿元人民币,成立诺和诺德(上海)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近期,诺和诺德完成了在津的第八次增资扩产,金额达1.5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诺和诺德在华产值达到126亿元。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始终是最重要且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其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相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继续保持增长,为各行各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机遇。
诺和诺德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体现在行动中。2019年至2021年,我们完成了5亿元人民币投资。为进一步扩大本地化经营,公司正计划展开在津最大一次单笔投资,总投资额预计超过60亿元。
诺和诺德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深化全产业链布局,服务中国及全球患者,并通过中国创新、中国制造助力全球应对共同挑战。
(本报记者靳博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7日 第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