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宅家 規劃好作息

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天津市中小學仍在持續開展線上教學。雖然宅在家中,但並不代表放假。育兒師劉艷霞提示,家長應為孩子規劃好日常作息,養成良好習慣。
網課需要“儀式感”
在家上網課,不少孩子可能會出現拖延、懈怠的情況。這時,家長要幫助孩子擺正學習態度,上網課也是學習,並不是放假。線上學習也需要“儀式感”,上課前做好准備,梳洗干淨、穿著整齊。姿態決定狀態,細節決定成敗,學習過程請端正坐姿,對待學習採取不拖延、不懈怠的良好態度。
上網課時盡量選擇屏幕較大的電子產品,建議優先順序為投影儀、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最后為手機。為了更好地保護視力,建議每上一段網課后,就要讓眼睛休息10分鐘。每天可以利用零散時間做兩次眼保健操,但要注意,做操前一定要認真洗手。每天除了必須的線上學習時間,其他時間盡量減少甚至避免用手機、電腦和電視。
飲食作息要規律
一些家長覺得,孩子既然在家,在飲食和作息方面可以自由一些。其實,這樣很容易打亂孩子上學期間養成的良好習慣。
飲食方面的正確做法是,每天一日三餐按時進行,不暴飲暴食、不偏食節食、少吃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物﹔一天內要確保飲水量,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可以為孩子增加一至兩次的水果時間,及時補充維生素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還要保証適度的鍛煉,每天因地制宜進行運動健身。中小學生每天至少要累計1小時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如高抬腿、開合跳、跳繩、廣播操等。做運動時一定要確保安全,穿上適合的衣服鞋子,千萬別穿著睡衣拖鞋做運動。
此外,每天要針對課程安排制定作息時間表,合理安排學習、休息、活動的時間,記得“早睡早起,充足睡眠”,睡前一小時不看手機、電腦和電視等。
心理調節很重要
孩子需要持續待在家裡,外出活動減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持續累積和積壓。請家長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和緩解,可以引導孩子運用簡單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改善情緒,也可以通過運動、音樂、閱讀來幫助孩子減壓,保持積極心態。(記者李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