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付出 鑄就社區的平安

“不到4點我們就到崗了,今天的全市‘大篩’啟動時間早,得提前准備。”3月27日一大早,當多數居民還在夢鄉裡,天津市西青區津門湖街道海逸長洲社區黨委書記倪正姣已經“指導”了一場小小的“戰役”,早晨6時,戀海園裡的核酸篩查准時開始。
“每次都有新的志願者,我們要事無巨細地做好篩查前培訓,保証流程的順暢、大家的安全和採樣的准確。”雖然經過幾輪篩查的考驗,但倪正姣坦言,每一次篩查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一絲不苟,“場地也要隨時調整,像分隔護欄有缺失的要及時補上。今天天氣暖和,我們就拆掉了信息採集處的帳篷,這樣空氣更通暢,也更安全。”
轉了幾圈,看看各個點位的人員都已到位,倪正姣回到居委會熱線崗“值守”,一邊解答居民打來的咨詢電話,一邊辦理居民急需解決的社區事務。一家正在園區裡施工的建筑隊負責人擔心下午5時下班時出不了園區,滿臉焦急地找到居委會。倪正姣調出上一次核酸報告的時間給他看,並耐心紓解:“你先別著急,每次下午三點之前就能出結果,到時候拿著核酸檢驗結果就能出園。如果結果沒出來,你來找我,我保証你能下班。”
匯總10個網格重點人群入戶情況,走訪痕跡全部實時上網,社區內空巢、獨居家庭走訪,檢查4個園區和轄區內商業街的點位卡口測溫、驗碼、戴口罩情況,登記報備返津人員……一上午,倪正姣的步數記錄已經突破2萬多。“社區有3789戶居民,現在從外地返津居家隔離的不少,咱們全程嚴格實行閉環管理。我們做好保障,保証不影響其他居民生活。”倪正姣隨手給隔離戶的門禁拍照留痕,在她的手機裡,一張張大門的照片都標好了門牌,一目了然,“按照來津地區不同,每一戶的隔離情況、日期、政策也不相同,上門做核酸檢測採樣的時間不一樣,我們都要記牢、分清楚,不能出差錯。”
夜幕降臨,倪正姣忙完手裡的活兒,結束一天的工作。她對記者說:“你看,我們這些社區工作者每天的工作都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我們日復一日地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就會贏得居民的信任。”正是這樣千千萬萬的社區工作者,用他們無聲的付出,鑄就了每個社區的平安祥和。(記者 廖晨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