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型企業“底盤”不斷壯大

記者從天津市科技局獲悉,去年天津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198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196家,同時在科技金融助力科技企業方面,政府引導基金出資9.3億元,銀政合作助力科技型企業貸款達1096億元,同比增長達到8.7%。
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方面,天津市通過修訂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辦法,為2740余家企業發放研發投入后補助3.75億元,激勵企業提升技術創新水平。同時,“遴選+入庫+培育+認定”四個一批工作機制,助推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198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重超過60%﹔評價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196家,評價入庫雛鷹、瞪羚、科技領軍(培育)企業分別達到4974、378、230家﹔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86家,在孵企業4300家,15家國家級孵化器在科技部考評中達到A級,評優數量、優秀率均超過北京、上海,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市級以上眾創空間206家,常駐企業和團隊6200個,科技型企業“底盤”不斷壯大。
在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方面,天津市不斷健全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體系,政府引導基金出資9.3億元,參股設立子基金27支,投資科技型企業259家,帶動投融資213.6億元。深化銀政合作,創新優化金融產品與服務37項,助力科技型企業貸款達1096億元,同比增長8.7個百分點。科技擔保服務科技型企業達到1711家,實現數量翻倍,在保余額30.4億元。此外,借助融資路演等系列活動,助力514家科技型企業成功融資31.5億元,愛瑪科技、津榮天宇等一批科技型企業成功上市。
此外,市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技助推重點產業創新發展,也成為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關鍵之一。其中《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鏈工作方案》和《天津市中醫藥產業鏈工作方案》的編制印發,為創新產品提供應用場景,鼓勵“鏈主”企業向產業上下游延伸,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濱海新區細胞產業集群獲批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天津市在重點建設20個典型應用場景的同時,發布首個完全自主可控且實時開源的區塊鏈系統“海河智鏈”。同時還繪制了12條產業鏈創新資源圖譜,整合產業鏈上下游600余家高校、院所、企業創新資源,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460項,23家產業技術研究院累計開發新成果超800項,開展技術服務3400余項,不斷提升優勢產業發展能級和整體競爭力。(記者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