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三中院副院長張立新擔任審判長公開開庭審理一起走私新型毒品案件
2022年06月24日11:15 |

在“6·26”國際禁毒日即將來臨之際,為震懾毒品犯罪分子,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立新擔任審判長,公開開庭審理一起走私新型毒品案件,彰顯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的決心,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本次庭審,專門邀請市政協委員,北疆海事局、市稅務局第四稅務分局、天津新港海關、東港邊檢站和轄區街道社區代表等共計30余人旁聽了庭審,讓社會各界深刻認識毒品犯罪的嚴重危害。
該案中,被告人張某從境外賣家處購買“咪達唑侖”,並以“除皺針”的名義從德國郵寄經天津入境。公安機關在其簽收包裹后將其抓獲,並當場查獲“咪達唑侖”注射液10支。經稱量,注射液淨重30.81克。公訴機關以被告人張某的上述行為構成走私毒品罪向市三中院提起公訴。在審判長的主持下,庭審圍繞事實調查、舉証質証、法庭辯論、最后陳述等階段依次展開,依法保障了被告人的各項訴訟權利,被告人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和罪名均無異議,並當庭表示認罪認罰。整個庭審過程嚴肅緊湊,規范有序。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擇期宣判。
該案中的咪達唑侖屬於受管制的麻醉、精神類藥品,同時兼有毒品、藥品兩種屬性,因其具有催眠、鎮靜、抗焦慮等相關特性,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在加工后成為俗稱的“聽話水”“失憶水”等。這類藥品具有雙重危害。一方面過量吸食、飲用可能產生依賴性,導致昏迷、呼吸暫停甚至死亡﹔另一方面是服用者昏迷后可能面臨的被搶劫、強奸的危險。
法官提醒,公眾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出門在外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物、飲品、香煙等,長期離開視線的食品最好不要再食用,以免給他人可乘之機。如果不慎服用了麻醉、精神類藥品,產生頭暈、四肢癱軟等症狀,要第一時間報警或向周邊人員求救。
來源: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責編:李丹、崔新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