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

8個領域
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推廣優質特色種源
提升農業科技裝備 推進農業生產服務業
發展綠色高效農業 推動鄉村產業集聚
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培育鄉村生活服務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尤其是需要社會資本的投入。日前,市農業農村委印發《關於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鼓勵社會資本發揮自身優勢,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鄉村振興提供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資本投入支持。
社會資本可以重點投資的8個領域是: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推廣優質特色種源、提升農業科技裝備、推進農業生產服務業、發展綠色高效農業、推動鄉村產業集聚、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培育鄉村生活服務業。其中包括,鼓勵社會資本開展村企合作,打造美麗鄉村等。鼓勵企業圍繞小站稻等地產優勢主導產業,以生物技術為突破,做強做優津牌種業等。鼓勵社會資本加快海水養殖、淡水養殖、水稻等7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等。鼓勵企業助力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打造高標准、高附加值的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等。鼓勵社會資本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發展採摘認養、創意體驗、民宿養生等高品質休閑觀光農業等。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建設經營鄉村民宿和農家樂等。
為確保社會資本投資效益,《意見》提出,支持各涉農區設立鄉村振興支持政策,綜合採取資本金注入、財政獎勵、運營補貼、投資補貼、融資費用補貼等多種方式,穩定社會資本投資收益預期。發揮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引領和保障作用,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應安排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等。降低企業投資運營成本,落實國家和市關於農業生產用電用水等優惠政策。落實國家和市免征停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政策。
《意見》提出,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不得侵犯農民利益,不得侵害農村集體產權,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嚴禁以發展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等為名開展違法違規非農建設,嚴禁農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記者 陳忠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