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國內首套急救轉運型ECMO成功救治猝死患者

2022年07月26日14:16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天津大學供圖

使用急救轉運型ECMO救治患者。天津大學供圖

人民網天津7月26日電 日前,天津大學主導研發的首套國產急救轉運型體外膜肺氧合設備(以下簡稱ECMO)在河北張家口成功救治一名猝死患者,創造了國產急救轉運型ECMO成功應用於臨床的歷史。

ECMO全稱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體外膜肺氧合),即“人工心肺機”,被譽為現有體外循環技術的“王者”。其原理是通過血泵代替心臟、膜肺代替肺,將血液持續運輸到人體,形成體外生命循環系統,保障各個器官運轉,從而維持生命。ECMO作為目前重症急救領域先進技術,其治療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醫院、地區甚至國家針對急危重症患者綜合搶救水平的重要標志。目前全球主要ECMO 廠家長期由美國、德國企業主導,我國存量隻有500台左右,基本依賴國外進口。

天津大學醫學部應急醫學研究院與當地一家公司聯合硏發國內首套急救轉運型ECMO,該類型ECMO具有小型便攜、操作簡易、性能穩定等優點,適用於各種自然災害導致的復雜環境下的現場急救、重症傷員的安全轉運及院前急救等場景。經倫理委員會批准,目前該類型ECMO正在天津大學胸科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大學總醫院、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等三甲醫院展開推廣。

7月22日,坐落在張家口市的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收治一名重症患者。該患者入院即為瀕死狀態,病情極其危重,生命體征極不穩定。經專家組會診、患方知情同意后,醫院決定選用體外心肺復蘇技術,基於國產急救型ECMO系統,實施靜脈-動脈(V-A)支持輔助循環呼吸功能。在醫護人員精心努力下,患者順利完成置管、轉機。12小時后患者意識逐漸清醒,床旁超聲顯示心臟功能恢復。醫生對其逐步減少ECMO支持流量后成功撤機。截至發稿,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無並發症發生。

天津大學供圖

國產急救轉運型ECMO。天津大學供圖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薛乾隆負責本次急救。他談到,目前國際上ECMO產品價格昂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一機難求”﹔天津大學研發的急救轉運型ECMO操作簡便,性能與國外主流產品相當,成本低至同類產品一半以上,利於國內醫療機構在院內及災害現場救援使用,讓更多心肺驟停急危重症患者受益。

天津大學應急醫學研究院副院長樊毫軍教授介紹,其帶領團隊全面分析比較國外優勢產品優缺點,結合國內實際急救臨床需求,重點針對ECMO系統的循環血泵、抗凝涂層、氧合膜肺及管路等核心技術設備開展自主研發,有望打破國外產品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實現國產高端ECMO自主化研制的重大突破。

(責編:孫一凡、崔新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冰雪運動“破冰”進校園
  •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