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高壓電纜緩沖層“石墨修復”技術應用
國網天津電科院聯合國網天津電纜公司首次完成石墨注入式高壓電纜緩沖層修復試驗。郭斌攝
8月8日,國內首個基於固體介質注入的成套高壓電纜緩沖層修復工藝實現應用。利用石墨注入式高壓電纜緩沖層修復,為保障高壓電纜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技術支撐。在此之前,國網天津電力成功對一條5.5米長的220千伏高壓電纜進行了石墨注入,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
高壓電纜緩沖層位於電纜主絕緣與金屬護套之間,能夠起到電氣導通、機械緩沖與縱向阻水作用,主要由半導電阻水膨脹帶、緩沖棉等材料組成。受緩沖層材料、質量等因素影響,緩沖層受潮后導致電氣性能下降會對高壓電纜安全運行造成影響。如何快速經濟的對故障電纜進行修復,延長電纜使用壽命,解決國內外面臨的共性難題,成為當下城市電網運行維護面臨的重要問題。
國網天津電力於2021年開始自主研發高壓電纜緩沖層修復工藝,開展高壓電纜緩沖層電氣性能修復關鍵技術研究,開發了高壓電纜緩沖層石墨注入裝置,提出了高壓電纜石墨注入技術導則。項目研究期間共在修復工藝、修復裝置等方面實現授權發明專利4項,受理發明專利4項。
“我們根據高壓電纜結構特點和流體力學,優選出石墨粉作為修復介質,綜合提出了成套的高壓電纜緩沖層修復工程實施工藝,實現被修復電纜緩沖層整體電氣性能的有效提升。”國網天津電科院電纜專業負責人暨項目負責人宋鵬先介紹。
以往高壓電纜緩沖層的電氣性能出現異常時,隻能採用更換整纜的方式解決,人工工作量大、成本費用高。以國內某條5公裡長、大截面220千伏高壓電纜緩沖層缺陷線路更換為例,需耗資3500余萬元,工期歷時30余天。利用“石墨修復”技術可有效消除高壓電纜緩沖層缺陷,將工期減少至3天左右,並極大降低整個工程施工成本,提高高壓電纜線路運行安全可靠性。
近年來,國網天津電力瞄准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加速科技研發和應用,自主研發全國首個變壓器智能內檢“機器魚”,投運全球首套分布式虛擬機等一批原創成果,打造濱海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區等一批集成示范,培育“電力看經濟”等一批創新業態,制定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等一批國際標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