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河西區城市綠道描繪生活“幸福路”

2022年08月10日08:23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鐵路鏽帶”到“城市秀帶”(圖)

“以前這裡一片荒蕪,現在滿眼是綠,還有健身的地方,我每天都到這兒溜達溜達,舒坦。”家住香水園的韓先生每天都會到河西區城市綠道鍛煉。綠道公園秀美如畫, 原本廢棄的鐵路支線被改造成人行步道,沿線綠樹生機勃勃,成為不少市民的“打卡地”。從“鐵路鏽帶”到“城市秀帶”的綠色之變,折射出發展思路的更迭。

城市綠道前身是一段停用的支線鐵路,廢棄后,鐵路兩側成了人們堆放雜物、垃圾的場所,給附近居民帶來困擾。回應群眾期盼,徹底整治支線鐵路周邊市容面貌,在此建設城市綠道,既是河西區打造宜居環境的有益實踐,也是推進生態文明規劃布局的積極探索。“建設城市綠道,是對未來發展的造血過程。我們要學會算民生賬、長遠賬,盤活閑置廢棄用地,成就的是城區品質和發展潛力。”河西區委書記李學義介紹,城市綠道項目啟動以來,西起環湖中路,東至洞庭路,全長5.5公裡,途經紫金山路、友誼南路兩條市區主要迎賓線,依復興河而建。

一次次實地調研,一次次專家論証,按照生態、大綠、低碳、慢行、休憩“五位一體”的城市綠道方案,平均每天200余人奮戰施工現場,歷時近3年,城市綠道從一個綠色構想成為惠及群眾的幸福長廊。河西區城管委主任盧偉介紹,城市綠道綠化面積20萬平方米,以大型喬灌木為基調,營造品種多樣、季相豐富的植物群落,種植各類灌木、喬木49種9600余株,花卉、綠籬、草坪近12萬平方米,不同季節呈現不同風光。

濱水觀景平台、景觀亭等節點構思巧妙,讓都市文化與生態美景相交融,田園詩意可望可及。

“你看,這些都是原來的鐵路軌道,用煤運貨都靠它了!”“看到這兒沒,咱天津解放就是從這兒突破的,戰士們前仆后繼,終於把‘登城先鋒’的紅旗插在了這裡的牆頭上。”城市綠道裡,總有老人訴說著過往歲月。腳下的鐵軌、枕木,頭頂的紫藤隧道以及系列景觀無不展現設計巧思:老式月台、信號燈杆、標注了歷史性事件的鏽板,喚醒了對鐵路文化的記憶﹔精心打造的“登城先鋒”主題紀念銅像,還原人物形象,與復興河畔的解放天津突破口紀念碑遙相呼應,講述那段硝煙彌漫的歷史。綠道串起來的,不僅有景色,還有記憶。4000米的鐵軌步道、10135米的濱水慢跑道,籃球場、健身設施、智能設備等點綴其中,在快速路、地鐵奏響的城市“快旋律”中,寫下一首舒緩的“副歌”。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天有近1300人走進這裡,感受一份獨有的愜意。“沿河慢跑很放鬆,平時爭分奪秒,在這裡時間仿佛慢了下來。”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在這裡慢跑是他忙碌一天后最享受的時刻。

“城市綠道不僅僅是一條路,它也是城市規劃的‘思路’。”李學義表示,河西區將繼續打造城市綠道系統,通過構建綠色基礎設施骨架,打造通貫東西的“綠色之鏈”,將河流、公園、社區等串聯起來,精心織就生態“綠道網”,描繪綠色生活“幸福路”。(記者 廖晨霞 攝影 通訊員 何曦)

(責編:孫一凡、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冰雪運動“破冰”進校園
  •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