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已建立4個濕地自然保護區 生態修復成效顯著

2022年08月30日10:22 | 來源:今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鷗鷺翔鳴 “濕地精靈”戀津沽

近日,薊州攝影愛好者在於橋水庫前置庫核心地帶兩個長滿楊樹的小島上發現上千隻野生鸕鹚。通訊員 王廣山攝

近日,西青區津門湖街的觀鷺花園內,飛來了70多隻鷺鳥,其中包括4隻列入世界瀕危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黃嘴白鷺。通訊員 王洪攝

  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會用翅膀“投票”。

  剛剛過去的盛夏,天津市寧河區七裡海濕地粼粼碧波魚翔淺底,茫茫葦蕩野鳥紛飛。“鳥是咱們濕地的精靈,沒有鳥的濕地是沉寂的。現在鳥來了,給濕地帶來了音韻美和動態美。以往是‘小部隊’,現在一飛起來就是成千上萬,鷗鷺翔鳴,景色壯觀。”今年80歲的七裡海管委會顧問、濕地修復專家於增會介紹,這個夏天,來七裡海筑巢繁衍的候鳥越來越多,初步統計有20余種。

  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帶有古海岸特色的沿海濕地,同時也是鳥類遷徙線路上的重要歇腳地,10年前,七裡海受到旅游開發和水產養殖的人為影響,濕地內蘆葦生長退化、河道斷流、水系淤積、生態功能日趨降低,生物多樣性相應減少。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近10年來,寧河區相繼啟動了七裡海濕地土地流轉、水源調蓄、葦海修復、鳥類保護等十大工程,打響了“濕地保衛戰”。

  “這些工程實施起來確屬不易,但看到如今的效果,覺得還是很值得。”七裡海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與10年前相比,目前葦地面積達到6萬畝,水面面積達到3.5萬畝,水面和濕地面積得到大幅提升。植物品種達到42科153種。鳥類品種從10年前的182種,如今增加到了258種,數量從過去的二三十萬隻增加到了四五十萬隻。一些鳥類稀有瀕危品種,如東方白鸛也大量增長,今年達到了三四千隻。還有震旦雅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全球近危的物種出現了,這意味著七裡海的生態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

  距離七裡海濕地80余公裡的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候鳥遷徙通道之一。近10年來,北大港濕地持續推出保護修復舉措,如“退耕、退漁、退葦、退企、退居”五退工程,讓越來越多候鳥選擇在津安家。入夏以來大批候鳥進入繁殖期,最新觀測數據顯示,目前有70多種珍稀鳥類在保護區筑巢繁殖,總量超過20萬隻。管理中心野保科工作人員孫洪義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多年,見証了北大港濕地候鳥種類不斷增多、生態環境逐年向好的過程。觀測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觀測到的鳥類共281種,比2017年增加了32種,過境候鳥達100萬隻。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物種比2017年增加了22種,總規模達70種。

  “這些年來,無論是生態環境、候鳥種群,還是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意識,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孫洪義說,隨著生態環境不斷向好,一些東方白鸛不再長途跋涉,就在這裡落腳,光今年就有11對東方白鸛在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筑巢,另外鸻鷸類、鴨科、鷗科、鷺科等候鳥也選擇留在保護區孵化繁殖。除了巡護隊,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公益宣傳、保護候鳥的隊伍中,保護區志願者人數也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50余人。

  據市規劃資源局介紹,截至目前,本市已建立4個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修復成效顯著,生態系統明顯向好,通過實施多項保護措施修復濕地守護候鳥,為鳥類創造安全、溫馨的棲息環境,津沽大地呈現出一幅鳥與自然、鳥與人類、鳥與城市和諧共生的優美畫卷。“經監測,去年4個濕地自然保護區內過境候鳥總數超過100萬隻,七裡海國家重要濕地內東方白鸛數量最高峰達4000余隻。”市規劃資源局工作人員說。(記者 雷風雨)

(責編:李丹、崔新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冰雪運動“破冰”進校園
  •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