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網下共建“黎明”品牌新生態

人民網天津8月30日電 8月29日,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素養教育論壇在津召開。論壇上發布了天津市網絡文明建設10大優秀案例,其中,國網天津電力“構建黎明品牌新生態 共筑網上網下同心圓”成功入選。
2018年,作為扎根一線的藍領工匠、牢記囑托的創新先鋒、點亮萬家的光明使者,張黎明接連被授予“時代楷模”“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國網天津電力以學習宣傳弘揚“時代楷模”精神為抓手,持續深化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網上網下共同構建“黎明”品牌新生態,推動全社會緊跟黨走、銳意創新、崇德向善、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逐步形成。
網上網下弘揚楷模精神 接續傳遞正能量
“讓黨的聲音成為互聯網上的最強音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張黎明說。
“這些年,我們通過各種網絡平台學習張黎明宣講的黨課,進一步錘煉了黨性修養,提高了能力素質。我們將以張黎明為榜樣,更好地為人民做好服務。”濱海新區正義裡社區工作人員顧浩穎表示。
隨著網絡宣講工作的不斷深入,張黎明的楷模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國網天津電力深化典型引領,創新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看旗爭優、對標黎明”等活動,越來越多的“黎明式”員工不斷涌現,鐵軍隊伍逐步鍛造成型。他們日夜兼程,歷時三年全面竣工“1001工程”,再建了一張嶄新的天津電網,為滿足天津市“十四五”乃至“十五五”電力增長需求、打造能源革命先鋒城市夯實了電網之基。
身邊有榜樣,心中有信仰,行動有力量。當前,在互聯網的加持下,楷模精神貫穿於各項生產實踐中,引導全社會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網上網下聚合工匠精神 激發創新動能
從點亮一盞燈,到驅動一座城,科技創新已經成為社會前進的重要驅動力。“工作是快樂的,創新使工作更快樂”是張黎明的工作格言。
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是張黎明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成果。該機器人突破了絕緣、電磁干擾等關鍵技術,可以代替人從事10千伏帶電作業,目前已在20個省份推廣應用,產值達到7億元,累計代替人工作業超過1.7萬次,填補了配網帶電作業領域國際標准的空白。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創新精神需要大力弘揚,信息化時代下,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創新精神正借助著網絡的力量迅速騰飛。張黎明從實際需求出發,在創新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最終成功研發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黎明牌”機器人的動人故事,通過視頻、直播、圖文等融媒形式在網絡廣泛傳播,使勇於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網絡空間蔚然成風。
“黎明牌”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的影響力日益增長,國網天津電力的創新隊伍也在不斷擴大,63個創新工作室、2000余名“電力創客”“藍領創客”競相涌現、星羅棋布,全國首個10千伏雪花型配電網、首個“近零碳”充電示范站、首個電光熱建筑一體化供能系統、首個零碳碼頭智慧綠色能源系統等創新實踐次第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與此同時,各項創新成果先后在世界智能大會、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等活動上亮相,並通過雲展廳、雲直播等形式雲端傳播,激發全社會投身創新的熱情,服務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大局。
網上網下打造服務品牌 打通服務“最后一公裡”
電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張黎明的帶動下,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並發展壯大為30個分隊、400多名隊員組成的社會志願服務組織。他們義務為老舊樓道安裝節能燈具、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發放便民愛心卡,徹底打通服務百姓的“最后一公裡”,獲評中央宣傳部“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相較於自身開展為民服務,更好地弘揚志願服務精神至關重要。國網天津電力用榜樣的力量打造“黎明出發 點亮萬家”“旭日東升 點亮心燈”等服務品牌,連續兩年入選“企業可持續影響力品牌十大案例”。持之以恆深化典型人、典型事在網絡傳播,瀏覽量超過134萬,以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品牌形象引導廣大網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園。
近年來,國網天津電力通過學習楷模,搭建載體,發起了“公共服務行業黨員服務隊聯盟”,打破行業壁壘,針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牽頭組織水、電、氣、熱等社會各行各業聯合行動,服務人民群眾,拓展了“黨員社區經理”“黨員服務紅網格”等新的服務模式,開展了一系列建功活動,趟出了一條多維聯動、多方互補的志願服務新道路。企業內部中國好人王婭、全國勞模黃旭、駐村書記劉勇等一批先進典型也相繼涌現,繪聚成一幅幅服務人民、社會的“群英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