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戲劇相“禺” 金秋九月曹禺劇院將重新啟用

112年前的9月24日,中國現代話劇奠基人、著名劇作家曹禺在天津誕生。為紀念和緬懷這位卓越的戲劇大師,今年9月24日,坐落在天津海河之畔的曹禺劇院將重新亮相啟用,迎來“曹禺劇院小劇場演出季”,以戲為媒,為市民送上文化“大禮包”。
曹禺劇院將重新啟用。河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曹禺劇院將重新啟用。河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曹禺劇院重啟是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政府與天津北方演藝集團戰略合作中的核心節點,旨在將意風區的文化資源與專業的藝術創作相結合,恢復其演出功能,並推出經典劇目,打造沉浸式演出,促進戲劇演藝類文化消費,以新型戲劇賦能城市更新,打造意風區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下一步,將利用好河北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稟賦,攜手河北區政府,將意風區打造成為一張靚麗的人文名片,為活躍天津文化、繁榮文旅市場、實現文化惠民、建設文化強市作出應有貢獻。
戲劇大師曹禺和天津的不解之緣
曹禺1910年生於天津,先后在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學習,1925年加入“南開新劇團”,在教育家、早期話劇(新劇)活動家、南開大學教授張彭春的具體指導下,先后登台演出並改譯了多部話劇作品。
在天津的經歷促使曹禺在23歲就創作出處女作《雷雨》,從此奠定了他在中國話劇史上的杰出地位。此外,他還創作完成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10余部享譽世界的劇作,其中很多作品以天津為背景和原型,表現出大師與天津的深厚情緣。
9月24日曹禺劇院重新亮相津門,曹禺劇院小劇場演出季也將正式拉開序幕,為天津這個戲劇“大碼頭”注入更多戲劇“新血液”。
讓“小劇場”擁有“大魅力”
演出季的演出劇目包括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話劇《靈魂的救贖》、天津市兒童藝術劇團木偶戲《火靈珠》與《成語故事》、話劇《悼亡劇場》、民謠話劇《愛在日落月升時》和《世界經典主題室內音樂會》。
除了能欣賞精彩劇目,曹禺劇院小劇場演出季更為津門戲劇愛好者准備了豐富多彩的戲劇活動,在金秋九月為市民帶來戲劇生活新體驗。
1.沉浸式靜態展《天津:一座對近現代中國戲劇有影響的城市》
國內首個表現天津在中國話劇史重要地位的展覽,展覽將文獻資料、歷史圖片與珍貴實物進行結合,您可沉浸式感知天津戲劇在全國的重要地位。
2.劇本圍讀《雷雨》《日出》
活動將向社會招募觀眾參與,讓觀眾在圍讀劇本的過程中感受曹禺先生的劇作魅力。在其過程中,專業導師會為現場觀眾進行包括感情、台詞、肢體、人物理解等項目的現場指導。
3.表演工作坊
通過戲劇游戲與戲劇表演來引導觀眾的感受力和注意力,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讓大家進入表演狀態,讓所有人在充滿愉悅感的課堂上感受戲劇魅力。
演出季中的劇目將陸續開票,戲劇活動也將在近期,進行觀眾招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