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實現“藍天白雲”“綠色轉型”雙豐收

2022年09月19日11:00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天津實現“藍天白雲”“綠色轉型”雙豐收

  從天塔觀景台北望,遠在百公裡外的薊州盤山若隱若現。向東望去,50公裡外高530米的天津市濱海新區周大福金融中心清晰可見。

  如今,像這樣能“北望盤山、東觀渤海”的場景再現津城,而回首2013年年初,曾一度“霾鎖津門”。在天塔景區工作的李媛清晰記得,以前的能見度,從天塔上看到3公裡外就算不錯。現在登高遠望,視野開闊,心曠神怡的感受,離不開空氣質量的明顯改善。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此,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特別是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色決定生死”理念,將“打贏藍天保衛戰”,還人民群眾“藍天白雲”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堅決扛實抓好,作為一個促進經濟綠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契機倍加看重珍惜。

  翻看最新數據,今年1月至8月,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10年來首次實現階段性達標,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排名第二﹔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78天,同比增加10天,優良天數比率73.3%,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獲得感大幅提升。

  推動“綠色轉型”

  破解制約空氣質量改善“堵點”

  “揚塵排放佔比30%、燃煤排放佔比27%、工業排放佔比20%、機動車排放佔比17%……”2014年8月,歷時20多個月,由南開大學、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的天津市大氣顆粒物源解析結果出爐,清晰指出了空氣污染的“病根”所在,也讓市生態環境局充分認識到,治理大氣不能搞什麼“特效藥”,而要堅持長期作戰、穩扎穩打,標本兼治、綜合施策。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瞄准“病根”,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勤修恆業,以產業、能源、運輸和布局結構優化調整為關鍵舉措,連續深入實施清新空氣行動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空氣質量逐年改善。

  我市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著力破解“鋼鐵圍城”,7家鋼鐵企業整體退出了3家,保留的4家煉鐵、煉鋼產能分別壓減至1185萬噸、1525萬噸。2017年以來累計壓減粗鋼產能495萬噸,煉鐵產能660萬噸。持續優化粗鋼產能,天津新天鋼聯合特鋼有限公司、天津市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轉爐廢鋼投入比例分別達到30%、20%以上。集中整治“散亂污”企業2.2萬家,倒逼落后產能退出、“兩高”企業轉型和傳統產業升級,為綠色化改造留出寶貴環境容量空間。

  煤炭消費總量從2013年的近5000萬噸壓減到3700萬噸左右﹔有序推進1.1萬台燃煤小鍋爐並網整合或改燃關停,工業爐窯全部使用清潔燃料,120余萬戶農村居民實現冬季清潔取暖﹔依法劃定並科學調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

  從國三階段汽柴油“連跳3級”,全面供應國六標准汽柴油﹔淘汰黃標車、老舊車70余萬輛,佔到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四分之一﹔天津市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首批新能源電動重卡替換燃油重卡投用,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全市首個氫能運輸示范應用場景。

  全力優化布局結構,持續用力破解“園區圍城”,314個工業園區,原地保留68個、整合提升115個、關停取締131個,對全市62個涉氣工業集聚區1700家企業建檔立卡、排查治理……制約空氣質量改善的“堵點”逐步疏通。

  收獲“藍天白雲”

  提升重點領域綠色發展水平

  在2021年天津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通過民評民議,“一切為了提升群眾的生態環境幸福感──找回藍天”案例從全市近600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十大典型案例,空氣質量改善成效贏得了全市人民的普遍認可。

  “環境保護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作為一名普通市民,我明顯感覺到現在藍天比過去多了。同時,這是一個關注為下一代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的案例,很能打動我,所以我選擇投它一票。”當時的評委代表、天津地鐵文化站區天津賓館站值班站長張夢宇說。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全市持續強化大氣污染防治頂層設計,標本兼治,久久為功,高位推動,持續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突出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空氣質量實現總體性、歷史性、突破性好轉。

  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由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改善至39微克/立方米,歷史性步入“30+”階段,累計降幅達到59.4%﹔重污染天數7天,累計減少42天﹔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2.3%,累計增加32.6個百分點,特別是264天優良天數中,一級優天數佔比由4.1%增長到23.9%。

  如今,在收獲好“氣質”的同時,制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堵點也得到了進一步破解。傳統高耗能產業不斷壓減,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不斷提升。全市深入實施制造業強市戰略,謀劃信創、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鏈12條。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7倍、54.3%和53.2%,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26.1%、15.5%。新能源使用領域愈發廣泛,謀劃域內新能源項目36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增至325.11萬千瓦,佔全市裝機比重提升至15%。重點企業和園區鐵路專用線不斷建設,鋼鐵、水泥、焦化等大宗物料行業公轉鐵、散改集成效得到鞏固提升。

  天津堅守高質量發展的本義,逐步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新飛躍,全市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脈搏日益強勁。

  鞏固“攻堅成果”

  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描繪了天津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明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目標任務。

  “‘十四五’藍天保衛戰進入了深入打好的新階段,我們將總結以往的成功經驗,通過科學化治理、項目化減排、精細化管控、法治化監管,鞏固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王文美介紹說,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將重點抓好4個“協同”,即減污與降碳協同增效、PM2.5與臭氧協同防控、重點行業超低排放與績效分級差異管控協同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與解決群眾關心突出問題協同抓實。此外,還要強化區域協同,統籌落實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深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助力京津冀地區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5年來,我們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這個根本,保持戰略定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調整產業、能源和交通運輸結構,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溫武瑞說,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精准、科學、依法治污,創新監管機制,堅定不移實施高效能治理﹔以更高標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定不移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天津,將“藍天白雲”“綠色轉型”雙豐收的戰果持續擴大,以實實在在的“天津藍”“產業綠”為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增添上最舒心的底色。(記者 曲晴)

(責編:李丹、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冰雪運動“破冰”進校園
  •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