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科技人才“強磁場”效應顯現

2022年10月30日09:26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技人才“強磁場”效應顯現

  “我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新能源材料,目前正在研發的是新型有機電池材料,希望能夠解決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低的問題。”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海河實驗室青年研究骨干謝偉偉去年從德國學成歸來,剛剛回國,就加盟了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海河實驗室。“高性能新能源材料是實驗室‘5+1’核心研究體系之一,海河實驗室制定了全方位的人才政策,讓我們可以心無旁騖地搞科研。”謝偉偉表示。

  在海河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台快馬加鞭建設的同時,我市實施以才薦才機制,組織定向對接,吸引了謝偉偉這樣的海內外高端人才紛至沓來。截至目前,我市國家和市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台已聚集各類科技人才3萬余人,其中包含兩院院士、國家杰青等領軍人才在內的高層次人才數量達到5000人,引才聚才“強磁場”效應逐步顯現。

  市科技局引智育才工作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推進天津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撐。我市不斷豐富培養模式,實施‘開放式’‘精准化’‘常態化’培養,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儲備高層次領軍人才。”近年來,我市先后遴選市級創新人才推進計劃910人,其中進入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145人﹔實施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項目,支持培養杰出青年135人,資助經費1.23億元,助推我市更多優秀人才進入“國家隊”。

  人是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因素。我市通過實施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支持科技人才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開展基礎研究和“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揮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先后投入1.4億元、支持開展創新項目850余項。在2022年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1500余名人才的197項成果獲得表彰。

  事業能否快速發展關鍵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釋放關鍵在體制機制。在去年成功實施“天津號”太陽能車等重大專項基礎上,我市不斷深化“揭榜挂帥”機制,在今年的生物醫藥科技重大專項中採用“企業出題、政府助榜、人才揭榜”形式,完成11個重大項目“定帥”並簽訂軍令狀。同時,圍繞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細繩子”問題,全面推動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等激勵政策落實,科技人才獲得感持續提升。

  近年來,我市廣大科技人才扎根基層,在服務企業、鄉村振興中發揮才干、展示作為,將科技論文寫在津沽大地上。今年以來,我市新選派939名企業科技特派員,服務725家企業,新增農業科技特派員148人,企業法人科技特派員19家。繼續開展“津科幫扶”App專家入庫工作,目前在庫專家563人,向西部結對幫扶地區和我市目前500個經濟薄弱村和示范村進行推廣,為結對幫扶地和廣大農村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專家隊伍。(記者 張璐)

(責編:崔新耀、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冰雪運動“破冰”進校園
  •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