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6”急救體系確保生命通道一路暢通

近日,天津市急救中心急救四科覃彩連醫生與護士郭蕾、駕駛員張超在向陽急救站點值班,突然接到120發來急救指令:某體育中心有人在運動時突然倒地昏迷。急救單元組立即攜帶搶救設備趕赴現場。到達現場后,患者已無生命體征,他們立即實施搶救,心肺復蘇、除顫、氣管插管、開通靜脈給藥……隨著各項急救措施有條不紊地展開,心電監測屏幕上患者的心率終於有了“波形”。此時,已是滿頭大汗的覃彩連醫生發現,患者開始有了輕微呼吸。
“是救過來了嗎?”現場有群眾迫不及待地問道。
“已恢復心跳和呼吸了!”覃彩連話音剛落,現場隨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因搶救及時,患者轉危為安,急救單元組隨即將患者安全轉送至醫院進一步治療。與院方交接完畢,看到患者得救,他們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然而急救隊員們還來不及休息,下一個任務又開始了……
爭分奪秒全力挽救患者生命,已成為市120急救中心所有急救人員的日常工作。本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刻苦鑽研院前急救業務,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已成為每一名急救人員努力追求的目標。“僅今年第三季度,我們急救四科現場成功插管28例,CPR(心肺復蘇)成功7例。”市急救中心急救四科一名急救醫生介紹。
搶救病人,時間就是生命。市120急救中心承擔著全市院前醫療急救、突發性事故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緊急救援等任務。2019年,天津將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納入20項民心工程內容。經過三年多努力,全市共建成204個急救站點,救護車達449輛,比2018年初增加200余輛,院前醫療急救接報至到達現場時間由原來的平均28分28秒降到平均10分鐘以內,全市院前醫療急救電話10秒接聽率達100%,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市120急救中心著力推進“1+6”急救體系建設,即以院前醫療急救為核心,建設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和中毒檢測救治6大中心,實現120急救電話統一接聽、一鍵轉接、區域調派,形成快速反應、高效運轉、安全可靠的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效率,進一步提升急診急救醫療服務質量,為全市百姓急診急救保駕護航。
院前醫療信息告知系統在全市三級醫院和部分二級醫院全面推進,實現醫療救治信息流先於患者到達醫院,確保醫院有充分的接診准備時間,大大提高了救治效率。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市120急救中心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工作。在應對本土疫情和援滬、援冀的疫情防控期間取得優異戰績,展現了天津院前醫療急救鐵軍風採,受到國家衛健委和上海等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贊譽。(記者 黃建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