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出台《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推進城鄉氣象防災減災機制建設

2022年11月21日09:01 | 來源:今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連日來,天津市氣象部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加快推進城鄉氣象防災減災機制建設,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十三五”期間,天津市推進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基本建成了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和預案體系,實現了市、區兩級氣象災害應急防御指揮部辦公室從“消息樹”到“發令槍”的職能轉變,指揮協調能力顯著增強。

天津市還建成了市區兩級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布設於氣象、地震、海洋、人防、森林火險應急、規劃資源地質災害、生態環境等16個委辦局和全市16個區242個街道(鄉鎮),預警發布手段涵蓋插播、微博、微信、大喇叭等13種。在全市各涉農區部署2522套氣象預警大喇叭,實現了氣象預警村村通。

同時,天津市基層氣象災害防御體系不斷延伸。目前,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完備率、鄉鎮街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機構和氣象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鄉鎮街氣象協理員和行政村氣象信息員配置到位率均達到100%。去年8月,市應急、財政、氣象、水務等多部門共建自然災害“多員合一+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實現災害信息員、氣象信息員、地震速報員、水務信息員的全科自然災害“多員合一”,並將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延伸至基層網格員,全市基層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按照天津市近期出台的《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今后將進一步加強城鄉氣象防災減災機制建設,健全以氣象預警信息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提高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氣象保障服務能力,建立完善極端天氣防災避險制度。推動重大氣象次生衍生災害多部門聯合監測和綜合預警,優化城市氣象綜合防災布局,推動氣象災害防御融入天津市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定期開展氣象災害防御水平評估,督促落實氣象災害防御措施。健全分災種、分重點行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使氣象災害監測率達到99%。提高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城市內澇、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海洋氣象災害等氣象風險預報預警能力。加強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能力建設,建立氣象災害鑒定評估制度。建設市、區一體化氣象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和決策信息支持系統,實現覆蓋全市、精細到街道(鄉鎮)的氣象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

此外,提高全社會氣象災害防御水平,建立氣象災害風險轉移制度。開展精細化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和隱患排查,形成多災種、精細化的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實施“網格+氣象”行動,將氣象防災減災融入城鄉網格化管理體系。把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納入鄉村建設行動,構建覆蓋全市所有行政村的氣象預警信息發布與響應體系。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和氣象科普基地建設,強化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演練,提升社會公眾防災避災和自救互救能力,使氣象災害減損率穩定在97%以上。(記者黃建高)

(責編:陶建、崔新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冰雪運動“破冰”進校園
  •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