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辦好養老民心工程“頭等大事”

2022年11月22日10:41 | 來源:今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辦好養老民心工程“頭等大事”

  翻開天津市2022年20項民心工程,“推進社區養老服務”被列首位,這也是養老服務連續15年納入民心工程,足見“養老”為百姓關切之重、迫切之急、熱切之盼。

  “盼啊盼,家門口終於有了養老服務綜合體,聽說月底就試營業啦!剛才逛了一圈,吃飯、休閑、文娛、醫養結合、嵌入式養老……我們老年人想要的,這裡都有,說明政府部門在為民工作上用心啦!”昨天,記者在河東區春華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採訪時,遇到了提前“探營”的華康裡社區居民蔣桂蘭,這位古稀老人暢想起幸福未來,笑彎了眼。筑牢為民情懷,回應群眾期盼,樁樁件件民心工程辦到百姓心坎上,充分彰顯出天津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走進春華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迎面牆上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囑令人倍感溫暖。坐落於真理道南側的43號4號樓,這座1200余平方米的養老服務綜合體,一樓以日間照料、老人家食堂為主,二樓是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從2人間到5人間,醫養結合,滿足老人不同需求。“從敲定選址到如今收尾,短短不到半年,就是為了讓老人們早一天享受到服務。”春華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工作人員朱曉平語氣堅定。

  據介紹,春華街道常住人口6.3萬,60歲以上老年人約佔30%,老年人群體基數大,為老服務設施卻有限。“得抓緊時間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老百姓都盼著呢!”朱曉平說,根據市、區民政部門相關部署,春華街道積極開展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養老服務綜合體設置‘三入四嵌一床位’服務。‘入托’為老人提供短期托養服務,‘入照’為老人提供日間休息、生活照料、推送轉介及其他護理服務,‘入戶’是助浴、助急、助醫、助行、助潔等居家養老服務。同時,綜合體還具備一級老人家食堂資質,為老人提供就、配、送等‘嵌餐’服務﹔‘嵌智’則是依托或建設智能養老服務平台,為老人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能養老服務﹔‘嵌康’為老人提供健康指導和代取藥等醫養康養服務﹔‘嵌護’為老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此外,綜合體還包括家庭養老床位。”聽著朱曉平如數家珍,蔣桂蘭的笑容越發燦爛。

  為養老服務綜合體提供日常運營服務的企業之一——天津樂聆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已有8年養老服務經驗。負責人潘瑞東說:“我們不僅有專業護理團隊,更有自主研發的智慧養老大數據平台,可以全方位守護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除春華街外,我們還將參與運營常州道街的養老服務綜合體,預計年底啟用。”

  給為老服務“交賬”,河東區民政局局長鞠世媛帶來好消息,“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河東區將在年底前新建成8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按每個街道開設1家綜合養老服務機構的要求,實現13個街道全覆蓋。”她表示,這些養老服務中心建成后,能更好構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打造“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讓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有品質。

  河東區,是天津推進社區養老服務的一個縮影。“養老服務項目位居今年民心工程之首,截至目前,‘兩個1000’已超額完成,其中家庭養老床位子項完成1020張,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培訓子項完成1102人﹔‘一個100’正緊鑼密鼓進行,養老服務綜合體子項已建成70家(運營36家)、在建30家。”市民政局養老處處長趙康建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全面推進新時代民政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民政部門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距離年底不過月余,市、區民政局倒排工期,讓全市養老服務綜合體於12月15日前全部完成裝修並投入使用,同時選好運營商,加強日常監管,充分落實日間照料和延伸居家服務的要求,確保民心工程按時保質完成。”(記者 史鶯)

(責編:唐心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冰雪運動“破冰”進校園
  •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