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更新区域疫情排查管控范围 记者昨日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目前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复杂,为科学精准、严防疫情反弹,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再次更新近期区域排查管控范围,涉及到的相关人员主动向社区、工作单位等报备。 此次调整具有10月20日(含)以来途经甘肃省天水麦积区的旅居史的来津及返津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主动向社区、工作单位等报备,配合实施抵津后14天居家隔离(同住人员共同隔离,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实施集中隔离)、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华北区域中医肿瘤诊疗联盟学术大会召开 200余名专家云端交流 人民网天津10月31日电 近日,2021年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年会暨华北区域中医肿瘤诊疗联盟学术大会在线上召开。200余名专家相聚云端,共话肿瘤防治。…
天津65家检测机构24小时“愿检尽检” 为进一步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近日从“就近”“快速”“方便”“精准”四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当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为方便群众将向社会提供24小时核酸采样检测服务;各核酸检测机构将加强快速检测,尽可能缩短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时间,力争6小时内出具“愿检尽检”人群核酸检测结果。…
天津: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启动 ■ 按照先小学、后托幼机构有序接种 ■ 在校(在园)学生由辖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幼儿园)集中组织,实施“一校一策” ■ 非在学儿童由街道组织接种 ■ 孩子能否接种,可由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判断确认 ■ 接种时要求监护人在现场全程陪同 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根据国务院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天津将新冠疫苗接种人群由12岁以上调整至3岁以上,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将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对3—11岁人群实施新冠疫苗免费接种。3—11岁人群所用疫苗为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目前需接种2剂,间隔≥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医学博士团队“扎根”夜诊 为患者提供“昼夜同款”中医药服务 对于上班族、学生族来说,日常遇到身体不适,请假就医不太方便,等周末就诊又有可能拖延病情…… 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日前,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业(夜)诊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开展“业(夜)诊”服务。其中,“业诊”指业余门诊,即医疗机构安排知名专家和部分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夜诊”指夜间门诊,即医疗机构通过延长下午门诊接诊时间,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天津出台首个医疗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到“十四五”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将达1184万人 人民网天津10月26日电 (记者王浩)日前,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天津市医疗保障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7大改革目标、12项重点改革任务和18个监测指标。…
天津市医疗保障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到“十四五”末 ■ 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将达到1184万人 ■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住院自费比例进一步降低 ■ 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控制在6—9个月 ■ 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品种数量达到500个以上 10月25日,记者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津市医疗保障局日前发布《天津市医疗保障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7大改革目标、12项重点改革任务和18个监测指标。据了解,这是我市出台的第一个医疗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治疗慢性肾脏病免疫稳态失衡有了新方向 日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召开2021年学术年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香美在会上做了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调控肾脏病免疫稳态》的学术报告。她在报告中从中医理论基础和西医现代研究成果等方面,为慢性肾脏病免疫稳态失衡研究指明了新方向,其中特别指出肾炎康复片具有调节肾脏病免疫稳态的效应。…
第21批!天津医科大学357名学子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 人民网天津10月21日电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第21次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血入库活动吸引了天医学子积极参与,在校园内掀起了一场“用生命火种点燃希望之光”的爱心热潮,357名天医青年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 自2002年,天津医科大学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团队传承朱宪彝老校长“四献”精神,在全国率先发起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血入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