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学党史·办实事 对话地方领导”

专访|天津市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

2022年01月04日14:10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近日,中共天津市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就“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河西区如何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西区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如何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河西区如何做好养老服务”“下一步,河西区将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等话题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以下为专访实录:

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河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人民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河西区如何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李学义:河西区位于天津市中心东南部,海河西岸,是全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特殊的区位决定要有特殊的政治担当。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河西区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规定动作”扎扎实实做到位,把“自选动作”认认真真做出彩,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全力构筑“创新河西、活力河西、文明河西、韧性河西、幸福河西”五大城市品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就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干部群众代表交流。河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坚持对标对表,把教育的标准立起来。我们坚持以首善、首课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区委切实扛起主体责任,精心谋划、统筹协调,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确保学习教育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我们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时间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推动区、处级中心组学习全覆盖。全区88个单位均组织3期读书班(研讨班)。我们坚持精准聚焦、精准发力,先后14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进行安排部署,5次召开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出台规范性文件36个,抽调40名干部组建10支区委巡回指导组,深入全区各单位开展检查督导,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实现上下联动。我们坚持特事特办,全区统筹、财政专款,第一时间为2781个党组织、1.8万名在职党员统一订购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4本必读书目2.1万套;为全区处级以上干部配发《改革开放简史》等3本参考书目,有力保障学习。我们还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1个区级、14个街级、149个社区级中心(所、站),以此为阵地学党史、说故事、传精神。

形成声势态势,让宣传的喇叭响起来。我们坚持宣传宣讲先行、新闻报道紧跟,努力营造学习教育强大气场。我们打造了三级宣讲体系,组织200余名宣讲员,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先后组织3轮2400余场次集中宣讲。特别是,突出银发典型,激励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建功新时代、助力新征程,72岁的区委宣讲团宣讲员郜世伟巡回宣讲20余场。我们注重让党史宣讲“活起来”“火起来”。打造怀翁亭、解放天津突破口、“四史”主题教室等现场教学点,上好现场感、沉浸式党史课。坚持“移动优先”,办好指尖上的课堂,利用微视频进行党史微宣讲,让干部群众流动不“流学”,务工不“误学”。我们建成用好社会公益宣传载体1000多处,安装公益广告4500余块次,高频次播放公益宣传片5万余分钟,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传递出“百年风雨兼程铸就了今天的光辉岁月,百年坚守初心带领人民走向富强”的成就、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做强媒体宣传,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稿960余篇,其中,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焦点访谈》《今日中国》等栏目播出13篇,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255篇。我们还打造了多场“亿级”流量活动,举办“津诚所至、协作同甘”东西部协作产业节,4.2亿人阅读;承办团中央“青春向党”中国青年网络音乐节,1600万网友同步唱响,1.8亿人阅读;开设“我把党恩记心中”微博话题,成为“爆款”,1.3亿人浏览。

突出开门开放,使沉淀的资源活起来。河西区坐拥博物馆、大剧院等一批高品质的市级文化场馆,有“红色记忆”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党史主题展览活动,是开展学习教育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坚持借风行船,充分借助各类场馆资源,做好“自选动作”。组织各级党组织参观展览、欣赏演出,开展主题升旗、主题演讲、重温入党誓词等党日活动,举办“砥砺一百年、辉煌再出发”艺术党课、“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巡展等一批主题鲜明、引领性强的宣传活动,累计800余场。承办全市“点亮津城、共庆华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联动灯光秀,在市文化中心、天塔同步开启,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我们坚持党史专家讲党史,从区委宣讲团到党校主题班次,常态化邀请市级专家讲解,助力干部理论学习,2021年共邀请68名专家讲课。我们坚持用足市级机关资源。作为全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上有着“近水楼台”之利,2021年以来,2787名市级机关干部轮值入列河西,宣讲、办实事3772次。

着力谋事干事,让发展的步子走起来。我们坚持用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彰显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谋划区“十四五”规划,汇集各方智慧,凝聚广泛共识,科学做好河西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我们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河西就是品牌、人人都是环境”的“大环境”理念,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持续深化“放管服”、“一制三化”改革,精准打通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我们坚持系统谋划部署,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开发建设国内首个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优化平台,加大为市场主体纾困力度,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持续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有力激发市场活力。我们坚持打造高效政务,强化部门和街道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建立招商帮办和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密切跟踪、靠前服务,不断刷新审批速度纪录。2021年实现了项目从备案到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仅用14个工作日的新记录,比全市40个工作日的标准提前了26个工作日。我们着力厚植创新土壤,建立“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常态化帮扶机制,通过对重点项目的现场服务、专属服务、并联服务等,提高为企业办事的效率,提升城区吸引力。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千亿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突破,区域发展向更高层级、更高质量迈进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

人民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西区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

李学义:我们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进一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通过紧盯“一线一米”、聚焦“一老一小”、深化“一创一建”,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行动起来,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不断提高河西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紧盯“一线一米”办实事。我们坚持建强一线堡垒,倾力打造“民意直通车”工作机制,推出“民意工作室、重点问题提级办理、社区问政面对面、十百千为民服务、机关干部入列轮值”5个板块,架构了高效便捷的“红色通道”,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走访居民群众近53万人,解决群众诉求和问题超15万件,“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冲锋陷阵火焰蓝,守护百姓保安全”项目被评选为天津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经典案例,“西岸绿道:城市的文化内涵和颜值担当”项目入选为服务百姓创新案例。

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卡通绘画为梧桐小学学生讲解中草药知识。河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聚焦“一老一小”办实事。我们坚持抓牢基本民生,尤其是关注“一老一小”两个重要群体,不断增强服务的温度和厚度,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我们扎实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建设,打造44个养老服务中心,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形成“15分钟700米为老服务圈”;把“一句暖心话、一餐可口饭、一场小活动、一群老伙伴、一天好心情”落实在日常接待上,成为老人“家的延伸”。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探索“三床联动”,用好医疗机构204张医养护一体病房床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5张短期托养床位,推动3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逐步形成全链条医养康养服务体系,作为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需求,推进集团化办学,新开办3所民办小学,5所民办幼儿园。积极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以初选第一的成绩代表天津市入围全国遴选并脱颖而出,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积极担起全市课后服务试点使命任务,探索开展暑假托管服务,推出200余门素质拓展课程,积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转型,为全市“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贡献“河西经验”。

深化“一创一建”办实事。我们坚持以绣花功夫和匠心精神,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区品质不断升级。我们坚持在文明创建中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牵引,推动“新门前三包”、第三方测评等机制,促进了常态长效。我们坚持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针对社区设施产权关系复杂、管理难度较大的实际,编印《河西区城市管理便民手册一本通》,用600余页的篇幅,将垃圾收运、燃气、供热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6方面内容责任讲清、办法讲明,并把服务群众事项细化到自然小区、楼门,让群众遇难事不犯难。我们还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建立起“社区治理‘三方建’ 难点问题‘四家抬’”的工作机制,在全区216个纯物业小区、454个准物业小区全面推行,牵头针对性地解决了30余项社区复杂问题,以实际行动向群众汇报。

人民网:河西区如何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李学义:为群众办实事,贵在“把准脉”“诊对症”“开对方”,这样老百姓才能买账。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听民情,找准“需求点”靶向发力。我们积极落实“四个走遍”要求。区领导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开展“书记访民意”大走访大调研活动,2021年“七一”前我们走遍了全区14个街道、149个社区和各类困难群众,累计调研走访46.23万人,绘制“群众诉求清单”6995件、已协调解决6822件。我们倾情打造了“民情民意工作室”。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民情,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北方网“政民零距离”、党群心连心、政务微博、“津治通”等信息受理平台整合起来,全方位地收集民情、汇集民意、倾听民声。累计办结群众诉求15万件,列出重点问题、“疑难杂症”1495项,目前已全部解决。我们开展了“社区问政面对面”活动,组织100余家区属职能部门(企业、社会团体)走进社区,直面群众、直指问题、现场协调、现场答复,并梳理出其中重点难点热点问题109个,纳入“民情民意工作室”台账督办。我们还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入列轮值工作,与群众喝一壶水、坐一条板凳,唠家常、听民声、交挚友。目前已有4802名市、区党员和干部按时下沉社区入列轮值,共走访居民(商户)7.01万人,办理民生实事7115件。

察民意,抓住“合力点”联动发力。我们坚持创新工作招法。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长期性问题、涉及民意广的普遍性问题、需协调解决的复杂性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的疑难性问题、苗头性隐患问题纳入“民情民意工作室”问题台账,并建立长效化管理机制,按照“小事及时办、大事限时办、难事协调办”的目标要求,形成“N种方式收集社情民意、五类问题提级办理、四级衔接问题处理”的“N+5+4”工作模式。我们坚持重点问题提级办理。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研判、提级办理、督办问效,及时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和“多元化解”相结合。成立工作专班,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负责协调推动,区网格中心负责汇总分配,区委督查室负责工作督办,各区属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党组织对接民情民意事项承办,通过多部门合力,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

解民忧,主攻“关键点”精准发力。我们坚持跟踪督办与协同推进相结合。通过听、谈、查、访、析等方式,实时跟进问题办理情况,在强化内生动力的同时,加大外部推力。联合多部门召开协调推动会、现场研判会,形成衔接有序、互为补充、联动处置的问题办理全链条。2021年召开协调推动会25次,合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95件,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指数。我们坚持解决问题与建章立制相结合。2021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城市管理类事项占诉求总量的90%。依据这一现状,我们加强分析研判,相继出台了《关于群众关切的部分城市管理类问题处置指引》《关于深化“吹哨报到”机制进一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社区治理‘三方建’难点问题‘四家抬’”工作机制》等,因需施策、有的放矢地规范了处置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解决了诉求根源。较2020年同期相比,城市管理类投诉出现了“两升一降”的态势,承办质量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提升了,诉求量较2020年减少了4126件。

人民网: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中“天津市河西区多管齐下着力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入选,河西区是如何做好养老服务的?

李学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深切牵挂。多年来,我们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用真挚热情、细致暖心的各类为老服务举措,让老人们享受着幸福夕阳。

马场街居家养老中心为老人提供配餐服务受到普遍欢迎。河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贴合需求完善服务保障,赢得夕阳无限好。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源于生活的安心与贴心。我们紧盯社区老年群体基本生活需求,不断完善老年人帮扶政策,整合多方资源,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全力落实老年人服务保障工作。相继出台低保特困老年群体、残疾老年人、失独老年群体以及高龄独居困难老人帮扶政策,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慰问特殊老年群体,积极落实老年人优待证、敬老卡等各项惠老政策,让老人生活更加顺心、安心、暖心。此外,在每年为社区百岁老年人发放营养补贴的基础上,2021年启动面向90周岁及以上老人发放重阳节慰问金,切实把敬老、爱老、助老落到实处。

样板引路打造先行试点,实现原居安养。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源于养老的舒适和便捷。作为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试点,我们将其作为全区“一号工程”统筹推进,大力实施“133工程”,在全区建设街级、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载体,构筑区、街、居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开展“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五助”服务项目,探索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面向特殊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一键通”应急呼叫及三维防护服务。2021年,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创优出新,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东风,会同区内多部门单位共同探索“两中心”“融合式”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搭建“榕树课堂”文化养老,安排三甲医院医师走进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专业诊疗,打造“志愿互助”养老,让老人享受原居安养的红利。

以文养心丰富老年群体生活,提升幸福指数。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源于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区民政局、区老龄办会同区文旅局、教育局、体育局等多部门单位,充分贴合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联合开展了各类老年性文体活动。作为河西区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我们的节日——重阳节”逐年深化主题,不断浓厚着孝老、敬老、爱老的文化氛围。连续多年开展的“情满重阳”联欢活动中,天津京剧院、天津歌舞剧院等多家文化院团的专业演员送上精彩节目,将精品文艺节目送到老人的“家门口”。各街道社区也结合实际,发挥社区文体团队专长,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科普教育等活动,让社区老人从中收获喜悦、感受幸福。

人民网:下一步,河西区将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李学义:河西是天津第一个行政建制区,是“津卫肇始、沽水流觞”之地,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我们将继续挖掘好区域内红色文化内涵,用好区域外各类红色资源,不断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坚定历史自信、凝聚奋进力量。

共青团河西区委组织青年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参观活动。河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坚持在学好百年党史中汲取养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为节点,党史学习教育进入新阶段。从现在起到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通过专题学习、宣传宣讲、深入研讨、主题实践等,组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系统理解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

坚持在讲好河西故事中凝聚力量。加快打造“河西区城市记忆馆”,以河西人民作为城市记忆的讲述主体,以建筑场景、事件作为空间展示主体,进一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组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在重温历史中传承革命精神。设计推出《百年风华,初心永驻》主题展,聚焦新民主主义时期,从不同侧面展现党领导河西人民走过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革命历程和取得的开天辟地、翻天覆地的辉煌成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鉴往知来,砺行致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贡献力量。

坚持在担好时代使命中开创新局。立足新起点、勇担新使命。我们将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使命、拼搏奋进、争创一流,全力打造“创新河西、活力河西、文明河西、韧性河西、幸福河西”五大城市品牌,加快建设首善之区、打造品质城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力展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的新气象!

(责编:陶建、王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