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聯系服務群眾貴在常態化制度化

2022年05月16日09:33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聯系服務群眾貴在常態化制度化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情懷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老百姓奔好日子。”“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話語,指引我們堅定站穩人民立場、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奮斗。

  為民服務的情懷,蘊含著一座城市的溫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千方百計滿足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就要把為群眾辦實事融入日常、抓在經常,用溫暖繪就這座城市最動人的底色。融入群眾,把根扎下,將溫暖定格,關鍵在主動。和平區深化“和平夜話”實踐活動,黨員干部利用“8小時之外”,與百姓拉家常、聊心事,精准服務解難題﹔南開區深入開展“扎根網格、血脈相融”實踐活動,干部下沉入列,紓民困、暖民心﹔寧河區推動黨員干部“腳印萬家”,敲萬家門、解百姓憂……扎根群眾、服務群眾,展現了主動為民服務的力度和精度,也詮釋了優良作風的純度和硬度。“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到鄉親們中走一走看一看”,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主動向群眾匯報,才能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慮、為民之所需。主動沉下去,把問題撈上來,讓服務精准對接群眾需求,打通群眾生活中的痛點、難點、堵點,群眾的“強烈呼聲”也就變成“豎起來的大拇指”。

  為民服務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始終如一、一以貫之,必須在常態長效上下功夫、見成效。2020年,市、區兩級機關干部到社區“入隊入列”,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取得積極成效,這一做法隨即被作為制度固定下來﹔2021年,建立市、區、街鎮三級“聯點訪戶”制度,各級領導干部幫助聯系戶解決實際困難,做到“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深化完善服務群眾長效工作機制,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把為民服務變成一生的事業去做,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裡。

  為民服務不僅要“身入”,更要“心至”。“心至”,是發自內心的情感和動力。到群眾中去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心到情到,是否用心用情傾聽心聲、研究問題,決定著辦事的效果和力度,也檢驗著擔當精神和主動作為的態度。“早看窗帘晚看燈”,250多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起居,北辰區寶翠花都社區網格員都有一本“細心賬”,他們總結出的“五常五送”工作法,是當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的真實寫照,是用真情服務群眾、用實意打動群眾的生動注腳。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帶著感情做事,群眾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是一種溫暖。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就能讓服務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夯實黨的執政之基。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推動為群眾辦實事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真正把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的成果體現到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上,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我們信心堅定、矢志不渝。

(責編:李丹、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