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信息

金融“撐傘”讓城市“無懼風雨”

2025年08月18日15:32 |
小字號

“別看現在路平、燈亮、雨停水退,在幾年前,一場暴雨就能讓小區變‘荷塘’。”家住天津市河西區柳林街道下河圈小區的劉大爺聊起家門口的變化感慨萬千。

該小區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由於多種原因,路面年久失修、坑窪不平,再加上排水系統是按照當時的標准設計,已不能適應如今的排水排澇要求,導致雨后積水成常態。2022年,天津設計之都核心區柳林街區城市更新項目啟動。農業銀行天津分行主動對接項目公司的需求,組建跨層級、跨條線的專業團隊,將金融服務延伸至老舊小區改造、雨水花園打造、下沉式綠地建設等各個環節。

如今,居民們不再擔心汛期來臨。雨水會先被雨水花園“吸收”,再慢慢滲回地下。“過去排澇靠泵,現在靠‘海綿’。”天津城投集團柳林街區城市更新項目負責人說,“在農業銀行‘融資+融智’的幫助下,我們高效開展空間優化及更新改造等工作,更換老舊管線,消除安全隱患,增強了社區抵御風險的能力。”

這只是農業銀行支持韌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農業銀行各地分支機構因地制宜探索金融服務韌性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為城市筑牢安全屏障,為民生增添保障福祉。

“城鎮化在本質上是人口、資源、產業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其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導致城市系統日趨復雜。”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汪川說,“城市傳統防災措施已難以應對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和城市風險復雜化疊加的沖擊。”

如何讓城市在災害面前“頂得住、扛得過、恢復快”,既考驗政府的頂層設計與治理智慧,也對金融機構的資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日前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標志著韌性城市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農業銀行2025年年中黨建和經營工作會議提出,要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適應新型城鎮化特點,優化調整信貸策略,切實做好新興領域、城市更新等金融服務。

“隨著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凝聚合力,韌性城市由點及面、從示范走向全國前景可期。”汪川說。

來源:農業銀行天津分行

(責編:李丹、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