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峰會首次實現場館全綠色用能 達成交易電量100萬千瓦時

從國網天津電力獲悉,近期,在天津市綠電綠証服務中心的協助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以下簡稱“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場館方與天津本地新能源企業完成綠電交易,達成交易電量100萬千瓦時,實現會議期間全部活動場館的100%綠色電力供應,相當於減少標煤燃燒320噸,減排二氧化碳800噸,這是上合組織峰會首次實現場館全綠電供應。
同時,天津市綠電綠証服務中心還積極推動機場、高鐵站、海河游船等重要服務場所購買綠証2250張,折合綠電電量225萬千瓦時,將額外降低標煤消耗720噸,減排二氧化碳1794噸。本次綠電供應的發電企業為天津本地的國能龍源渤化光伏電站以及港南風電場,綠証則來自國網(天津)綜合能源公司。
隨著新能源高速發展,綠色電力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今年以來,天津的綠電市場化交易電量已經達到160.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近兩倍。“我們積極踐行‘助企暖企’15項服務舉措,為有綠電需求的企業提供強勁的‘綠能引擎’。截至目前,已服務全市214家企業實現全綠電供應,總電量達到74.97億千瓦時。”天津市綠電綠証服務中心市場部主任暢雅迪介紹。
為確保用電,會議期間國網天津電力將部署超4200名保障人員、1800余台保障車輛,3個城市供電網應急搶修中心、應急基干隊伍以及全市101個“網格化”電力駐點24小時待命。此外,本次電力保障還創新應用了全景保供電指揮平台,可實時監控從主電網到場館用電設備的全過程供電情況,線上調配人員、車輛、后勤等資源。國網天津城南供電公司電力保障指揮部技術員孫昊說:“這次活動涉及100多座變電站和400多條線路,純靠人力巡檢效率不高。有了這個平台,可以直觀掌握所有設備節點的運行狀態,智能預警故障情況,輔助快速處置,預計可將整體巡檢效率提升約65%。”
除了新上線的指揮平台,國網天津電力還充分應用智能巡檢系統、巡檢作業機器人、紅外檢測儀等科技手段,全面做好城市供電保障。
來源:國網天津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