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自貿區】天津自貿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 為企業發展添信心

【查看原圖】
天津海特工作人員正在開展維修作業。陶建攝
天津海特工作人員正在開展維修作業。陶建攝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2020年08月29日18:40

初秋午后的天津機場一架架飛機如往常一樣有序地降落起飛,走進不遠處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的維修機庫,一架架飛機整齊排列,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維修。今年前7個月,已經有11架次的境外客戶飛機在天津海特執行了維修與整機噴漆業務。

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主要業務方向為干線飛機大修、改裝服務、B737NG客改貨、飛機整機噴漆、飛機拆解、AOG支援和航材支援等服務。自2014年開業以來,天津海特已累計為國內外20多家客戶維修並交付了350余架次飛機。2019年3月,天津海特成功通過海關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經認証的經營者)企業資質認証,並且獲批在天津自貿試驗區開展境內外航空保稅維修和再制造業務。

“得益於自貿區的區位優勢和政策支持,天津海特自落戶以來發展順利。”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聰說,“目前境外飛機從國內其他MRO (維護、維修、運行)來天津海特執行維修改裝業務,可以不再額外調機至境外,不僅節省了調機時間以及通關時間,也為客戶節省了調機成本。天津海特也無需再繳納保証金或保函,可以節省1100萬左右的資金佔用成本。另外,在維修境外飛機過程中由境外採購的維修或改裝需要的航材部件、改裝包,目前可以按照‘保稅賬冊’形式,可實際在境內流轉,享受免稅政策,這項政策的實施也提高了通關效率與流轉速度,節省了相關手續費用。”

按照相關規定,為滿足清關需要,境外飛機在境內完成保稅維修或調試、檢測后,必須飛離國境。這就造成了境外飛機如果計劃在境內其它地區繼續實施客改貨等業務的,必須先飛離國境,再返回境內,由此產生了較高的調機成本和調機時間。另外,海特公司作為一家注冊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的公司,原先要開展飛機維修,必須按飛機價值繳納保証金,或者購買監管性的保險,這樣就會大量擠佔企業的資金,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機場片區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2018年了解到海特公司的業務需求以后,我們聯合市商務局、海關等相關部門對企業進行實地調研,針對這些需求在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下出台了配套政策。”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天津機場片區工作局副局長王達煒介紹說。

2019年,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發布《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機場片區支持和鼓勵航空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助力航空保稅維修產業發展。今年3月,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又出台了《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機場片區規范和指導企業適用保稅維修再制造政策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深化保稅維修產業的政策配套。新政策出台后,不但支持有意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的中外企業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前提下,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還允許企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開展有關服務,也為尚未取得有關資質的企業迅速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提供了政策支持。

保稅維修政策和措施也對航空產業集聚起到了作用,截至目前,天津自貿區機場片區已聚集龐巴迪、古德裡奇、海特等一批航空維修項目。

“依托保稅區政策與制度優勢,我們將會更加積極主動開發國際航空維修市場的客戶。”陳健聰說。保稅維修和再制造業務的開展,極大增強了天津海特積極拓展境外業務的決心。

分享到:
(責編:陶建、崔新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