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子志在四方 海天一線極地追夢

【查看原圖】

南極有多美?那是雙腳真正踩在潔白冰雪上時,聆聽積雪咯吱咯吱的清脆之聲才能體會的極致之感。

極地生活有多艱辛?那可能是長達一個月的暈船之苦,可能是被冰凍蛋糕咯牙的生疼,也可能是在被打亂的生物鐘下分不清時間的思鄉之情。

投身科考工作有多偉大?“偉大”這個詞恐怕不會出自於南極科考隊成員的口中,他們更多地是真心敬畏著大自然賜予的美麗,默默克服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那是面對冰雪中升起的五星紅旗時難以自已的“自豪感”,那是青春的價值、選擇的無悔、身為后浪的力量。

雪龍號在大洋中乘風破浪。程緒宇供圖

時小鬆,中國民航大學2005屆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畢業生。自2014年起參加南極科考工作,執行第31、32、33、35、36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主要在固定翼飛機隊工作,歷任副隊長、隊長等職務,負責固定翼飛機在南極的運行及保障。

程緒宇,中國民航大學2015屆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導航、制導與控制專業畢業生。2015年畢業后進入南極科考隊,五次赴南極執行科考任務,主要在固定翼飛機隊工作,目前擔任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綜合隊隊長,曾參與中國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首航。榮獲中國第33次和第34次南極考察“優秀南極考察隊員”的稱號。

與五星紅旗合影的時小鬆。時小鬆供圖

冰雪高原的逐夢青年

“這裡擁有大自然最具耐心的雕刻師,它用風雪做刻刀,經過千萬年的醞釀,將裸露的地表鐫刻成肅穆的藝術品。這裡也擁有大自然最具創意的畫家,沉默的冰山、飄逸的雲、坦率的陽光被它糅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讓人驚嘆的作品。凝神傾聽,你會發現南極還有好多音樂家,狂風肆虐時的慷慨激昂、雪山融水時的輕柔靈動、海冰摩擦時的節奏明快。”第一次見到南極大陸時,程緒宇用“如詩如畫”來形容其動人心魄的美。

選擇加入南極科考隊,可以說是一種巧合,但也是一種使命。進入中航大讀書時,程緒宇的夢想是制造國產大飛機。經過四年的努力,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了解到國家首架基地固定飛機要正式運行,抱著好奇的態度和對南極的向往,程緒宇投遞了簡歷並通過筆試、面試,成為南極科考隊的一員。

無獨有偶,當時正在北京上班的時小鬆在幫朋友看招聘的時候留意到原國家海洋局在招聘,也是抱著嘗試一下的心態,就加入了這支隊伍。根據專業特點和特長,他主要負責飛機飛行相關的溝通協調工作。由於南極跟國內飛行的環境不同、各個考察站的航空管理運行情況不一樣,飛行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這就需要有專業的人,特別是熟悉航空領域的人參與其中。尤其是設備故障后,受限於環境或備件不足等條件,要想盡辦法及時進行安裝及修復。

“雖然沒有為民航事業做出直接的貢獻,但是可以通過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保障固定翼飛機的運行和飛行安全,也算沒有辜負母校對我的培養,讓我運用專業技能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雖然從萬裡藍天變為了冰雪高原,但后浪青年的夢想顏色總是那絢麗的中國紅。就像時小鬆在接受採訪時說的:“我在南極拍得最喜歡的一張照片,就是第一次與五星紅旗的合影。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記錄的不僅是難以形容的激動,更是一代又一代南極科考人逐夢的起點和信念。”

南極科考隊乘坐的直升機。程緒宇供圖

苦並快樂著的陽光青年

2017年1月8日,在第33次南極科考隊執行科考任務期間,我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成功降落在位於南極冰蓋最高區域冰穹A、海拔超過4000米的昆侖站機場,實現了該類飛機首次在此降落,在國際南極航空歷史上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程緒宇介紹,冰穹A區域被稱為人類不可接近之極,此類機型從未在如此高海拔低氧的南極之巔起降,盡管制訂了周密計劃,但所有人都非常緊張。飛行時長總共約9個小時,機艙溫度很低,人員還需要吸氧,駕駛過程非常辛苦。

直到飛機順利返程,大家懸著的心才真正放下來。“那天恰巧是我們固定翼飛機隊隊長的生日。為了慶祝任務成功和隊長生日,我和隊友們用雪做了一個蛋糕。由於飛行過程長,等到隊長凱旋時,雪蛋糕早已凍得很結實了,變成了冰蛋糕。我們還是要求他咬一口,盡管隊長表示‘牙都要被硌掉了’,但我們知道他心裡樂開了花,因為這次飛行標志著我國南極考察正式邁入陸海空立體考察的新紀元,這是每個中國人的驕傲。”程緒宇如數家珍般地講述著他們的“南極”故事。

在2020年年初,原本計劃2月中旬回國的時小鬆,受疫情影響將行程推后了兩個多月才能通過坐船的方式,硬扛著暈船的痛苦回到上海。家中孩子比較小,家人也十分惦念深處異國他鄉的兒子……時小鬆用“覺得對家人的虧欠比較多”道出了許多南極科考人的心聲。每一名南極科考人都是拋家舍業、遠渡重洋。有的人無法迎接孩子的出生、有的人無法見病重的父親最后一面,隻能將深深的思念和愧疚埋在心底。但正是一代代海洋人的無私奉獻,南極事業才有今天的成就。

每一次前往南極工作,短則數月,長則近一年,其間沒有所謂的“休息日”“假期”,工作之余,考察隊員會開展馬拉鬆、皮劃艇、雪上足球等比賽,甚至還有看電影猜影片中冰山緯度等活動。程緒宇還和喜歡音樂的朋友組建了一支小樂隊,制作過帶有冰雪氣息的音樂專輯。程緒宇說:“南極事業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年輕人會採用更多元方式來推動行業進步。人們以前通過文字和圖片認識南極,現在年輕隊員把無人機帶到了現場,直接進行視頻剪輯,用更好更快的新媒體手段講述南極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南極這麼艱苦的環境之下,科考隊堅持垃圾分類,所有的垃圾,都要分得非常清楚。因為南極的環境很脆弱,保護環境也是整個南極考察一以貫之的。

執行任務中的程緒宇。程緒宇供圖

見証發展 堅守初心的榜樣青年

“比如說我第一次去南極的時候,隻能坐船去,現在因為固定翼飛機的運行,我們可以選擇航空的方式前往南極。再早時去南極,在路上可能就要花一個月的時間,而且在南極執行任務完之后,隻能等船來接,執行一次任務,可能隻需要在南極工作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但有可能要花費三個月的時間在路上。現在,通過航空的方式前往南極,可能隻要三天或者四天,執行任務就可以飛出來,整個時間加起來,一個月就可以完成,這是效率非常大的一個提高。”說到這裡,時小鬆展現出激動的神情。

時小鬆、程緒宇用青春見証南極科考的變化。從他們首次到南極科考時需要幾經周轉才能聯系到國內,到現在網絡覆蓋了南極,隨時可以給家人報平安、分享南極見聞趣事﹔食物從單一的某幾樣,到現在變得越來越豐富﹔赴南極的方式從最早的海路拓展到航空……每一個變化都標志著中國的南極科考事業越來強大,而投身於其中的科考人也越來越熱愛這片領域。“每每看到科考站的五星紅旗就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尤其是看到我國考察隊將五星紅旗在他國考察隊前升起來時,就更感受到自己國家的強大,夠感覺到我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加強自我提升!”時小鬆作為學長向中國民航大學的學弟學妹寄語,他希望現在的青年大學生在各項專業學習中都要注重平日的積累,伴隨著中國發展越來越快,國際化的領域越來越廣,一定能夠對未來有所幫助,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用”起來時,才能更胸有成竹。

“親愛的果果,因為參加中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沒能見証你的出生,舅舅感覺很遺憾。雖然你還是襁褓中的小嬰兒,無法看書識字,但我還是想給你寫一封信,也許將來有一天,你想聽一聽關於南極的故事。”程緒宇曾在寫給外甥果果的信中記錄著南極的見聞,他希望外甥的“心靈像南極的冰雪一樣永遠純潔”,更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為果果開啟一個逐夢的啟蒙。

南極考察手段更加完善,考察效率不斷提高,能夠產出更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能夠為人類認識南極,認識全球氣候變化發揮更多的作用。南極科考隊員們希望越來越多的國產裝備能夠列裝南極,更希望中國的文化能夠在南極有更多的體現和展示。(崔新耀、陳紅葉)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2021年01月08日09:43
分享到:
(責編:崔新耀、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