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艾滋病疫情始終處於低流行狀態 人民網天津12月1日電 從天津市衛健委獲悉,2021年,天津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基礎上,統籌艾滋病防控工作,堅持抗疫防艾兩不誤,始終堅持最大力度發現和治療存量及新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0月,天津市新報告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95例。新報告管理的病例中男性661例,女性34例,新報告管理病例以性傳播為主,其中同性傳播佔82.02%,異性傳播佔15.54%,注射毒品佔0.14%,其他及不詳佔2.30%。…
天津市加強醫療機構感控管理和人員配備 感控制度覆蓋所有診療服務 天津市防控指揮部日前下發《通知》,就疫情期間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管理部門設置管理和感控人員配備管理工作提出要求。非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原則上按照每150—200張實際使用病床配備1名專職感控人員,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一級民營醫院至少配備2名感控專職管理人員,門診部、診所、醫務室等規模較小的醫療機構明確至少1名感控管理兼職人員全面負責本機構感控管理,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感控人員配備數量保持在非定點醫院的1.5—2倍。…
天津市艾滋病疫情始終處於低流行狀態 12月1日是第34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傳活動主題是“生命至上 終結艾滋 健康平等”。市衛生健康委11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天津市新報告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95例,其中男性661例、女性34例﹔新報告管理病例以性傳播為主,其中同性傳播佔82.02%,異性傳播佔15.54%。…
天津:2025年生物醫藥產業總規模超千億元 日前,天津市工信局組織編制的《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正式印發,未來4年,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預計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總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屆時,全市將聚集200家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在基因、免疫、疫苗等細分領域形成一批隱形冠軍。 實現目標有現實基礎 目前,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超600億元,經濟效益水平在全市工業行業中名列前茅。…
天津:明年全市婦幼健康領域基本建立中醫藥服務網絡 記者11月24日從天津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天津市將推動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全面開展中醫藥服務,2022年在全市婦幼健康領域基本建立中醫藥服務網絡,2025年使中醫藥服務覆蓋天津市婦女兒童全生命周期。 據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天津市將把“門診中醫藥服務佔比”列為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重要指標,考核中醫臨床科室門診診療人次佔機構門診總診療人次的比例,到2025年全市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原則上將全部設置中醫臨床科室,使門診中醫藥服務量得到明顯提高。…
天津市入選老年醫護服務試點 探索創新多元化老年醫療護理服務模式 記者11月24日從天津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天津市成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確定的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試點地區,將用明年一年的時間探索創新多元化老年醫療護理服務模式。 天津市將引導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為護理院,或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護理站、護理中心等,增加護理院(站)和護理中心的數量。…
“中國信創谷”“細胞谷”建設見成效 近日揭牌的信創海河實驗室 ■ 根據天津“十四五”規劃,新區以濱海高新區海洋片區為核心承載區聚力打造“中國信創谷”,在全國率先扛起打造國家信創產業示范區的大旗,打造千億級信創產業集群 ■ 到2023年,“中國信創谷”將在全國范圍內打響品牌,自主創新成果集聚,爭取營收規模達到1000億元,實現產業規模化發展,帶動產業營收超過2000億元 近日,先進計算與關鍵軟件(信創)、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先后在高新區揭牌。高新區持續推動“中國信創谷”“細胞谷”建設見成效,為加快建設自創區“升級版”和北方一流科技城夯實產業基礎。…
天津新增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 全程實施閉環管理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11月22日18時至11月23日18時,天津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47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65例﹔治愈出院144例,病亡3例。 11月22日18時至11月23日18時,我市無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81例(中國籍337例、菲律賓籍10例、美國籍4例、烏克蘭籍4例、波蘭籍3例、印度籍3例、法國籍2例、意大利籍2例、委內瑞拉籍2例、韓國籍2例、烏茲別克斯坦籍1例、俄羅斯籍1例、哈薩克斯坦籍1例、立陶宛籍1例、日本籍1例、西班牙籍1例、新加坡籍1例、印度尼西亞籍1例、馬來西亞籍1例、突尼斯籍1例、緬甸籍1例、摩洛哥籍1例),治愈出院357例,在院24例(其中輕型3例,普通型20例,重型1例)。…
解密人工關節集中帶量採購 2021年9月,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採購結果在天津產生,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價82%,預計每年將有超過50萬名關節置換患者明顯受益。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有招採人士形容其為高值醫用耗材集採難度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