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深冬,天津港码头现场朔风扬起,吹在人脸上感觉像细砂纸磨过一样,这几年天津港在“智能港口”和“绿色港口”上开足马力,天津港各个岗位上,员工平日的工作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今年的冬天里场桥司机再也不用冒着严寒“爬桥”了,在中央控制室,就能监控整个作业流程,“女汉子”丁亚楠们终于实现了梦想……以前上锁的仓库存放的高价值设备物资,现如今恰恰相反,却存放起一些“废物”,碧海蓝天下,“环保哥”张世刚们行走在绿色码头上……
智慧码头上盛开的“女人花”们
“把您的车往后倒,到00位停下来” ,在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控制中心,远程操控班第二班组的副组长丁亚楠,正在目不转睛地盯着高清显示屏,一手快速点击鼠标,一手精准推动操纵杆。
而就在以前,码头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被人们俗称为场桥,场桥司机却是清一色的男性。“你们女人干不了这个,好多男的爬桥腿都哆嗦。” 丁亚楠的父亲在码头干了一辈子,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当场桥司机也成为了她的梦想,就当她把这个想法跟父亲说时,却被浇了一盆冷水。因为父亲知道从事这份工作要吃多少苦。
而就眼前,丁亚楠不到2分钟就能完成一次集装箱远程吊装作业,俨然是一个“老司机”。
场桥司机属于高空作业,驾驶室距离地面的高度普遍都要在20米以上,随着集装箱码头一次次改造,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被提升。吊装时,场桥的每个操作动作都需要俯视作业,日积月累,对司机的体力和精神产生巨大的消耗。到头来很多司机都会出现颈椎、腰椎的损伤。“女同志干起活儿来更仔细。”丁亚楠觉得,自己从事这个岗位也有着另外一种优势,所以她一直在心里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得益于天津港开启了“智慧港口”建设快进模式,丁亚楠的梦想通过自身努力照进现实。围绕《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天津港规划了5类29个重点项目,其中就包括集装箱码头的轨道桥自动化项目。
如今,场桥司机在中央控制室,通过两块屏幕就能监控整个作业流程,操作只需操纵杆和鼠标。每一名场桥司机可以管理4台场桥,正常流程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只需要几秒钟安全确认,就可以同时监控整个港区所有场桥的工作。于是大家再也不用爬上几十米高的场桥了……
2019年的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在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的调度指挥中心,观看了集装箱装卸的远程自动化操作。这是天津港所有“司机”们的一个“高光时刻”。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总书记对天津港的嘱托也让丁亚楠这样的一线工人对职业有了更强的荣誉感。
如今,当初因为条件差、风险高而不同意丁亚楠从事这份工作的家人们,也在事实面前改变了看法。谁说未来不会变好,大家看到了天津港未来更广阔的的前景。
绿色码头上行走的“环保哥”
一艘巨轮在天津港集装箱公司三港池码头完成装卸作业,离泊而去。利用下一艘船靠泊前的间隙,码头上的人们回到候工室进行短暂休息。
在码头现场,有一些废旧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小仓库”,仓库有三扇对开的门,每扇门上都挂着铁锁。上锁的仓库一般存放高价值的设备或者物资。然而,眼前这些仓库恰恰相反,里面存放着的都是一些“废物”。
张世刚是集装箱公司的技术项目管理控制专员。和往常工作日一样,他要逐一检查存在这些仓库里的东西。“这些都是平时作业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张世刚一边介绍仓库的情况,一边逐项与手头的清单进行核对。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一年以来,全港进一步加大绿色港口建设的步伐,而危险废弃物处理是码头一线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天津港集装箱公司是在2019年由原先的集装箱、五洲国际、东方海陆三家公司整合成立的。企业的体量大了,各项工作也就更加繁重。
“以往在五洲国际,我们只有1类废弃物,整合后项目增加到13类。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更加全面可行的管理体系。”为了建立管理体系,张世刚现场调查研究,向工人师傅们请教,征询相关部门意见,查阅资料自学……两个月以后《天津港集装箱公司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完成。未来,天津港集装箱公司各项工作将更加细化,执行起来也会更加高效便捷。
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时提出一系列要求,建设绿色港口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怎么做到,怎么做好,这是每个港口人都该思考的问题,绿色天津港的发展征途上需要的是每一位港口人的全力打拼与精雕细琢。为了我们的碧海蓝天,我们都是环保哥,新一年继续加油干吧!”(记者 李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