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1月10日电 今天上午,天津市2020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会在天津社会科学院举行。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高峰副研究员做“天津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成果发布。
以下为报告主要内容:
2019年是天津房价稳中略降的一年。从供给侧看,2019年天津土地供应充足,房地产投资较为旺盛,虽然新开工面积略有下跌,但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从需求侧看,2019年天津房地产市场以价带量成效显著,但因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房价收入比过高,人口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后续支撑力有限。在中央定调楼市调控政策不放松,央行表示严格房地产资金管理背景下,预计在以房地产持有税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出台之前,各种高压限制政策不会有方向性的大幅度放松。在此政策背景下,对天津房地产市场形势作出预测。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预计2020年天津商品房销售价格约与2019年持平;预计2020年天津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整体上比2019年约下降一个百分点。
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四项建议:
一是建议把房价收入比指标纳入评判各地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中。我国的房价收入比过高,天津的房价收入比更是在全国居于前列,反映出天津城镇居民在购买住房方面支付力不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这一直接影响人们基本需求满足感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建议将其纳入评判各地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中。
二是需警惕房地产持有税出台后的一系列后续走向。众所周知,房地产持有税作为调控房地产市场走势的长效机制其出台是早晚的事,因此,需要继续执行好“降杠杆”政策,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打击涉及房地产领域的各类违法集资活动,防止机构或个人借势炒作或囤积的行为,避免房价的大起大落。
三是以租代购并非长久之策,若要使全民分享经济增长红利,实现共享发展目标,需要沿着使国民“有一套住房”而非“有一套房住”的目标推进。
四是人口并非越多越好,激增的人口反而会对高效执政产生压力。通过对各地人口密度、房价收入比和城镇人口增长率的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房价收入比相对较高,城镇人口增长率相对走低。说明人口流入虽然能对房价走高产生支撑,但同时随着人口增多,房价收入比走高,人们的承受力越来越小,人口就会选择避开房价收入比过高的城市,寻求房价和人口居住密度更为合理的城市流入。因此建议应慎重推行人口吸引政策,转而寻求能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转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