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盲道”建设首个国标将实行

2020年01月12日11:01  来源:津滨网
分享到:
 
原标题:我国互联网“盲道”建设首个国标将实行

家住生态城的“90后”钢琴调音师马小姐是一位视障人士,平时依靠一种能将屏幕上的可读文字转化为语音的“读屏软件”,就能用手机或电脑上网。不过,读屏软件也非万能。地图定位不朗读、“花式”图片验证码等问题,都给她的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1日起,随着我国“互联网盲道”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正式实施,马小姐的烦恼或将迎刃而解。很多视障人士都期待,在标准的规范下,可以独立自主地使用互联网。

据了解,上述国标的牵头起草人是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卜佳俊教授。他已致力信息无障碍事业12年,带领浙大团队,先后取得了基于超图的统一智能推荐、基于数据最佳重构的智能摘要等多项无障碍智能媒体计算关键技术的突破,并牵头了“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应用”等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

在为“互联网盲道”设计国标之初,卜佳俊就瞄准国际标准,“我们与全球普遍采用的W3C国际标准《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WCAG)2.1》同步制定,保持最大限度的兼容”。而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卜佳俊团队还增加了“国际标准”中所没有的“对移动应用的相关技术要求”版块。此外,该国标弥补了国际标准在“互联网盲道”测试方法上的缺失,提升了标准的可实施性。“目前绝大部分互联网从业者并不了解信息无障碍的概念,因此如何帮助他们检测产品中的信息无障碍问题并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是迫切需求。”卜佳俊说。

对此,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炜说,国家标准出台后,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推动无障碍建设,为政府网站/APP率先开展示范提供了准绳,另一方面,有利于主管单位开展管理工作,为检测、监督与反馈提供了技术规范。

对于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为视障人士带来什么的好处,卜佳俊举了三个例子:第一,互联网内容如何被视障人士感知和理解,即需要各种类型的多媒体信息都能通过听觉通道被视障人士获取,如将图片内容念出来给盲人听等。第二,互联网内容如何在听觉通道有效融合和传输,即原有听觉通道信息和其他通道转换过来的信息准确、同步传输给视障人士,如无障碍电影(盲人“看”电影)需要在播放电影原声的同时播放旁白(视频信息的解释和说明语音),且两路声音不能产生混淆。第三,互联网内容如何与视障人士有效交互,即如何在视觉信息通道缺失的情况下让视障人士完成信息交互,如视障人士通过语音对答实现在线购物等。(记者 单毅)

(责编:陶建、王浩)

推荐阅读

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本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