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市北辰区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三个作用”,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干部一根标杆,让党旗飘扬在最难、最危险、最前沿的地方。
北辰区委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指挥部视频会议,研究解决疫情防控重点难点问题。区委书记冯卫华先后70次对疫情防控工作专门作出要求,25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卡口(点)、超市、医院、药店检查疫情防控情况,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给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出表率。29名区级领导联系9镇6街,460多次深入战“疫”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示范带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放弃春节休假,立即投入疫情防控战斗。
疫情发生后,各级党组织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树起党旗、亮出党徽,让广大群众找到主心骨。1月25日,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在全区246个村和社区卡点成立临时党支部520个,开展支部亮牌子、卡点亮旗帜、党员亮身份“三亮”行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推动各级党组织主动扛起战“疫”大旗。天穆镇对返津人员采取“红、黄、蓝”三级管理,对湖北来津人员实行“红色”管理,对批准复工企业外地返津人员实行“黄色”管理,对未批准复工且未返津人员实行“蓝色”管理,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青(广)源街道实施十大举措构筑强大宣传攻势、百名网格员织密防控网络、千名党员筑牢战斗堡垒、万名群众共建治理共同体“十百千万”工程,确保舆情、疫情、社情稳定。北辰医院和北辰中医院在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后,一小时内完成队员召集工作,援鄂医疗队4名共产党员和6名共青团员队员在大年三十集结完毕,星夜兼程奔赴武汉。北辰开发区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对770家企业、68797名企业职工进行全面摸排,制定复工申请管理办法,为73家企业进行复工指导,确保顺利开工。
全区广大党员主动请战,区委组织部会同区防控指挥部制发了《关于机关党员干部进村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组织全区2600名区直部门机关干部、2100名镇街党员干部联系121个村和125个社区,配合1113名网格员全面开展排查、宣传和值守工作。目前全区已实现走访摸排全覆盖,发放“明白纸”“倡议书”“一封信”60万份。在市委组织部划拨100万党费基础上,区委管理党费再配套50万元,拨付各基层单位。印发《“抗击疫情 党员先行”行动书》,引导广大党员思想向疫情防控聚焦,重心向疫情防控倾斜,力量向疫情防控汇聚。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刘宝林带领20多名机关党员深入联系的青光镇铁锅店村、李家房子村和红光农场社区,白天打电话、发微信摸排流动人员,晚上轮班守卡口,日夜坚守在抗疫岗位。他说:“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党员就该上!”瑞景街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则银迅速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深入开展卫生清整、组织社区消毒、排查疫情、值班防控等工作。连续二十多天的加班加点,却只有一句话:“我是社区书记,我是党员,这是我应该干的,是我的职责!”小淀镇小贺庄村党委书记刘凤和为解决防疫物资短缺问题,姥姥去世也没见上最后一面,他带头捐助10000元和2000只医用口罩,带动全村党员群众捐赠11万元和一大批防疫物资。他说:“个人的事是小事,抗击疫情是大事,我没有理由不参加这次战斗!”新婚第一年的双口镇双口三村党务工作者赵蕊放弃大年三十和公婆丈夫一起团圆的机会,主动和班子成员一起承担村内外地居住人口、返津医学观察人员登记留档和数据统计等工作。“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串门、不聚会......”成了她的口头禅,从早到晚、不厌其烦、逢人便讲。许多村民说“有咱闺女在、有党员在,我们特别放心。”区疾控中心应急队员孟庆贺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奋战在应急物资供应、疫情调查处置、患者家庭消毒的第一线。2月11日接到市里紧急组建支援湖北恩施抗击疫情医疗队通知后,他立刻给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的妻子“报备”,然后抢着报了名。作为战“疫”夫妻,他和妻子每天只能通过手机视频互致问候,孟庆贺说“我家里也有老人,也有孩子,但只要组织召唤,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面。”
目前,全区组建了400多个党员突击队,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没有人喊苦喊累,只想着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多为抗疫工作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