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尽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切实做到“双战”并重,实现“双战双赢”。
疫情防控是应急的,经济发展是常态的,两手要抓实。新冠肺炎疫情是公共卫生领域突然发生的、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应对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考验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统筹谋划、科学防控、工作落实的能力,考验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考验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战双赢”的智慧,必须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经济运行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运转,是经济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现象。我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强,经济增长的潜力大,经济运行回旋空间广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疫情难以改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稳定的轨道。当前,在严密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抓实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工作。
疫情防控产生消耗,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两手要兼顾。疫情防控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财富,但这是必须的。没有大量的投入,难以取得解码识别病毒、研发疫苗、筛选治疗药物、救治患者等快速进展,难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疫情防控的行动之快、规模之大、投入之多,世所罕见,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而且是全面战胜疫情的能力之根、信心之源。经济发展能够给疫情防控产生的消耗提供补充和保障,能够为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提供物质支援,这既关系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当前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从长远看,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有力保障疫情防控的同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疫情防控具有战时属性,经济发展具有战略属性,两手要协调。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必须采用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战时方法。疫情防控又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动员和组织方方面面的资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是战略任务,经济发展是实现战略任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战略是决定长远的、全局的,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必须抓牢,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必须尽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既为疫情防控前线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还要通过恢复正常的经济运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确保战“疫”捷报频传,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双战双赢”。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节节胜利,如何推进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发展就愈发重要与紧迫。一是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根据分区分级防控要求,完善防疫流程、优化上岗手续、提高管控效率,有效促进职工返岗上岗。尽快恢复社会物流服务能力,确保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和“微循环”畅通,有效满足复工复产各方需求。二是疏通资金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或结构性的优惠或免除,降低生产、经营、交易成本,降低全社会的资金负担,让资金能够更有效、更精准地流入实体经济。三是全面保护产业链。坚持国内国际统筹和全国一盘棋的原则,有效降低疫情导致企业产业链残缺不全、上下游联结中断等风险,提高企业复工复产的匹配度,尽快恢复产业生态。四是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救助和帮扶措施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在厂房租金、设备闲置成本和原材料占用等方面出实招,特别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恢复生产为重点,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社保等各种政策措施,增强企业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而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杨东方)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